雨中杂诗(四首)

多雨损万物,草烂麦生耳。
青苔独得时,延蔓及堂戺。
晨兴视天宇,滴沥殊未已。
君子惧陆沉,小人忧饿死。
凄凉大将营,鼓缦弧弓弛。
朝廷竟知否,盗贼如流水。
¤

作品评述

《雨中杂诗(四首)》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多雨天气为背景,通过描绘雨水给大自然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抒发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

译文:
多雨损万物,草烂麦生耳。
青苔独得时,延蔓及堂戺。
晨兴视天宇,滴沥殊未已。
君子惧陆沉,小人忧饿死。
凄凉大将营,鼓缦弧弓弛。
朝廷竟知否,盗贼如流水。

诗意:
这首诗词以雨水连绵不停的景象为切入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与人事的思考和触动。雨水的频繁降落导致大地万物受损,草木烂烂,麦苗茁壮成长;青苔则在适时得到滋润,蔓延到堂房之间。清晨起床望着天空,雨水滴答滴答,似乎永远不会停歇。君子担忧社会秩序的动荡和衰败,而小人则担心生计问题。整个大将军营地显得凄凉,战鼓声隐约传来,弓弦松弛。朝廷是否真正了解这一切?盗贼如同流水般泛滥成灾。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的语言,通过对雨水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关切。雨水象征着变动与不确定性,作者通过雨水的作用,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担忧,以及对社会秩序的渴望。他通过对大自然和人事的对比,显示了不同个体在变动中的境遇和态度。诗词中的对比手法和意象运用,使得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整首诗词意境深远,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引发人们对于人生和社会价值的思考。

诗词推荐

谩说教人学诵经,胸中泾渭甚分明。金沙影里无穷数,一滩流水声。

闲倚前荣小扇车。晚妆无力亸云鸦。凝情香落一庭花。笑挽清风归玉枕,懒随缺月傍窗纱。羞红两脸上娇霞。

龙虎台高秋意多,翠华来日似鸾坡。天将山海为城堑,人倚云霞作绮罗。周穆故惭《黄竹赋》,汉高空奏《大风歌》。西京巡省非行幸,要使苍生乐至和。

山园腊里日蔬芜,只有南斋最起予。竹映梅花花映竹,翠毛障子玉妃图。

山东一条葛,无事莫撩拨。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

风檐手君诗,心迹已清绝。何当更长吟,坐对澄江雪。

空山学仙子,穷年卧岩扃。煮石不得饱,秋鬓苍已星。道逢紫霄翁,示我餐霞经。采采晨之华,涤濯腐与腥。向来役薪水,终然槁柴荆。跪谢起再拜,飘颻蜕蝉轻。飞升那敢学?倘许学长生。

荒台残垒旧名邦,曾说王师此受降。西汉衣冠拜原庙,五天龙象护经窗。蜀冈井味人犹品,隋帝宫基阙尚双。自古兴亡不须问,风铃闲听响幡幢。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淳清育物,瑞木成文。元气陶治,非烟人氛。玄贶昭格,至和所熏。登歌裸献,肸乡如闻。

衡岳山高鸿雁稀,荆溪水深鱼蟹肥。此身若问归何处,我已无家何处归。

雨后一分春减。深院落红如糁。柳外出秋千,度日彩旗风飐。销黯。销黯。门共宝奁长掩。

岸帻坐前楹,天围极望青。日华开岭雾,风影碎池星。重露惊栖鹤,幽丛带暗萤。尘机心久息,宁待据梧暝。

湘妃危立冻蛟脊,海月冷挂珊瑚枝。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花宫难久别,道者忆千灯。残雪入林路,深山归寺僧。日光依嫩草,泉响滴春冰。何用求方便,看心是一乘。

士安逾弱冠,落魄未修饰。一朝因感激,志学忘寝食。著书穷天人,辞聘守玄默。薄葬信昭俭,可为将来则。

湖山照影,正日长娇困,不烦匀扫。絮满长洲春淡沲,开遍吴宫花草。嫩绿葱葱,轻红蔌蔌,渐觉枝头少。余芳难并,破愁惟有馨醥。应是留得东君,海棠方待折,玉环娇小。雾薄阴轻初睡足,宝幄画屏香袅。醉态天真,半羞微敛,未肯都开了。嫣然一笑,此时风度尤好。

[南吕为羽]国主社稷,时祀有常。肃若旧典,报本不忘。粢盛丰洁,歌吟青黄。尊神倏来,百物宾将。

敕勒金fj壁,阴山无岁华。帐外风飘雪,营前月照沙。羌儿吹玉管,胡姬踏锦花。却笑江南客,梅落不归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