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家牡丹已谢小圃忽开两朵皆大如斗戏题二绝

踏青人被色香迷,击壤翁看蓓蕾知。
漏籍谱中无可恨,花开殿后未为迟。

作品评述

《诸家牡丹已谢小圃忽开两朵皆大如斗戏题二绝》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各家的牡丹已经凋谢,小花园里突然开放两朵,都像斗大的戏曲舞台上的角色,为此写下二首绝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牡丹花为主题。牡丹是中国传统花卉中的一种,被誉为国色天香的代表。诗人通过描写牡丹的凋谢和再次开放,表达了生命的轮回和美好的变化。诗中还融入了对花开殿后的赞美,意味着牡丹的美丽超越了其他花卉,具有特殊的地位。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诗中的"诸家牡丹已谢"表明各家栽培的牡丹已经凋谢,象征着春天的过去和生命的结束。然而,"小圃忽开两朵皆大如斗"的描写则展示了突如其来的美好景象,两朵牡丹如同戏曲舞台上的角色一般巨大,给人以震撼之感。

诗中的"击壤翁看蓓蕾知"表达了诗人对花朵生长的了解和欣赏。"击壤翁"指的是打击泥土的老人,而"蓓蕾"则代表花朵的初开状态。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对花朵生长过程的观察和感悟,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最后两句诗"漏籍谱中无可恨,花开殿后未为迟"表达了诗人对花开的喜悦和对生命的肯定。"漏籍谱中无可恨"意味着牡丹的开放是自然规律,没有什么可遗憾之处。"花开殿后未为迟"则表示诗人认为即使牡丹开放的时间晚了一些,也不会迟到,因为它的美丽值得等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牡丹花为主题,通过描绘牡丹的凋谢与再次开放,表达了生命的轮回和美好的变化。诗中的景象描写生动传神,意境深远,让人对自然界的美和生命的意义产生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诗老龙门昼不关,东坛西社几人还。看君秃笔何曾住,笑我高眠尽日闲。实怕行尘多似雨,更怜官马瘦如山。无因一见春风面,空把清诗对病颜。

先生种柳懒低头,肮脏门前也可羞。莫向东风弄霜雪,且随风势衮成毬。

衡门选龙首,摸索未容易。龙首许黄扉,却亦非难事。济物乃素心,好爵岂予志。时来亦不辞,焉用早谀媚。

感会真奇遇,飞扬独妙龄。他年西饯日,此夜上骑星。宿惠留藩屏,余忠在禁庭。音容无处所,彷佛寄丹青。

晓禽聒起坐薪床,梳裹斑丝短短苍。翁面拨来蛆子白,花心飞出蝶须黄。游蜂声沓晨衙退,细篆香萦碧线长。已约邻家来小饮,是中容得次公狂。

谁楼罢传角,将启东方明。我欲披野衣,西出湓江城。整屐休迟回,径作匡庐行。是时凉云阁,茅屋鸡互鸣。萧萧篱落破,已递机杼声。沿回且多趣,仰睇山峥嵘。湛露著草木,秋色何光荣。云树漏初曦,小立伤前程。岩翁乐高褰,因知跋涉情。盘兹翠阁深,自照泉影清。听猿步荒寂,乳窦

皇祚中兴彻九垓,不烦犹道宋王台。归鸿特比常年少,应恋黄麾不忍来。

乐广清羸经几年,姹娘相托不论钱。轻盈妙质归何处,惆怅碧楼红玉钿。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返还丹,在我先须,炼已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帏。造化争驰,虎龙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看月华莹净,有个乌飞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就养儿。辨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忙修犹太迟。蓬莱路,

畴昔追风幸执鞭,词场好在笔如椽。十年睎骥犹瞠若,晚岁登龙未偶然。下客阳春惊白云,何人绿水近红莲。尚应九里蒙河润,他日一天今二天。

嵩高最高处,逸客偶登临。回看日月影,正得天地心。念此非常游,千载一披襟。

言为西邑宰,本是洛阳人。送馹往归魏,迎车来入秦。山川成巩固,陵庙壮威神。好学河阳政,栽花作县春。

皴皮似鸡,疏齿如鲵。诸缘坐断,一句全提。夜月圆明兮珊瑚海阔,晚云破碎兮玳瑁天低。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极目南云无过雁。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无限江山行未了。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

海上多风色,青山与屋齐。禾堆深卧犬,树杪忽闻鸡。白酒清无麯,青裙老未笄。主人偏道气,被褐自扶犁。

携我好仇。载我轻车。南凌长阜。北厉清渠。仰落惊鸿。俯引渊鱼。盘于游田。其乐只且。

有路有西东,天涯自恨同。却须深酌酒,况不比飘蓬。帆冒新秋雨,鼓传微浪风。闰牵寒气早,何浦值宾鸿。

蹀躞骐骝去路宽,西清太冷北门寒。且将东观编摩手,来作南康拊字官。

春过新烟能有几,愁生飞絮转难禁。可怜衰白随年少,爱看残红到夜深。一辈衣冠方事事,故园松竹已阴阴。明年此会知谁共,雁荡山前寄好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