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昌秋日效张文昌二首

黄叶萧萧秋水清,田中日午村鸡鸣。
场边九月禾黍熟,空原雉飞饱新谷。
枣篱虫鸣村路曲,道边古坟生野菊。
人稀田阔草茫茫,洛阳秋声能断肠。

作品评述

《福昌秋日效张文昌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黄叶萧萧秋水清,
田中日午村鸡鸣。
场边九月禾黍熟,
空原雉飞饱新谷。
枣篱虫鸣村路曲,
道边古坟生野菊。
人稀田阔草茫茫,
洛阳秋声能断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福昌秋日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深情和感慨。

诗的开头,黄叶萧萧秋水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黄叶飘落,秋水清澈。这一景象使人感受到秋天的凉爽和宁静。

接着,田中日午村鸡鸣,描绘了农村的生活场景。午时,田间的村鸡鸣叫,生动地展现了农村的宁静和生机。

诗的下半部分,场边九月禾黍熟,空原雉飞饱新谷,枣篱虫鸣村路曲,道边古坟生野菊,人稀田阔草茫茫,洛阳秋声能断肠。这些描写展示了丰收的景象和秋天的特色。

禾黍成熟,雉鸟飞翔,枣树篱笆旁的虫鸣声,古坟旁野菊的生长,以及广阔的田野和茫茫的草地,都给人一种宁静和广袤的感觉。最后一句“洛阳秋声能断肠”,表达了作者对洛阳秋天的深情和感伤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农村生活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感慨。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瘦不缘诗不为春,只教悬罄未教行。清和天理不归去,六月长途作麽生。

君不见明皇有象能拜舞,看定禄山瞪目怒。又不见昭宗有猴能起居,望见全忠夺臂呼。两朝玩物固丧志,异类报国乃仗义。天宝大驾蜀道巡,开平初元唐祚倾。百僚奉贼身尽窜,宰相畏族神不宁。尔象尔猴忿且嗔,其面虽兽心则人。当时节士知有几,壮哉义兽不怕死。

定光金地遥招手,智者江陵暗点头。已是白头千万里,那堪於此未知休。

此隐钟灵莫计年,此猿清啸洞门前。当时不有胡僧唤,今日应无野迹传。寒挂古藤申右臂,晚藏碧树忆西天。云岩烟谷多遗种,月下三声醒客眠。

鼻祖家住江东边,推择为吏心静渊。朝朝趋邑过圮上,时见暗碛光煜然。平时奉佛心至谨,建立塔庙崇诸天。试令便介识所在,退公始得来其前。挥鉏去沙若有物,微见铜像伤其颠。须臾众覩全体见,端严相好巧且坚。迎归供养备精洁,我家旧物犹青毡。铢衣飘摇俱梵相,珠缨垂袅穿淮蠙。

晚憩支公室,故人逢右军。轩窗避炎暑,翰墨动新文。竹蔽檐前日,雨随阶下云。周游清荫遍,吟卧夕阳曛。江静棹歌歇,溪深樵语闻。归途未忍去,携手恋清芬。

江门帆点夕阳明,江上愁心向晚生。我寄悲怀东海若,要回胥种荡蓬瀛。

彼美云章子,翛然天外情。凝眉逐层翥,俯手散馀清。霄迥心逾远,徽迁曲暗成。千秋想萧散,方觉绘毫精。

病枕逢逢惊晓鼓。那堪送客江头路。莫唱骊驹催客去。风又雨。花飞一片愁千缕。折柳凄然无胜语。加餐更把篝衣护。泥滑篮舆须稳度。云飞处。亲闱安问应旁午。

太史应须奏德星,老夫相与证高情。杯盘楚楚饶诗兴,写出人閒淡处声。

扰扰蜣蜋不足评,区区只逐粪丸行。若乘饮露嘶风便,又作人间第一清。

鸡内埋灵塔,龙门□佛龛。

十年不到此只园,又为支郎暂出村。犬认行踪增踊跃,燕惊离恨苦埋冤。鬓边但觉新丝长,壁上惟余旧墨存。但问桑麻添几许,世间万事不须论。

松雪纷纷落冻泥。栖禽犹困傍枝低。茅檐冰柱玉鞭垂。流水溅溅春意动,群山灿灿晚光迷。朔风寒日度云迟。

仲秋八月旦,庭户入新凉。不露风骨句,愁人知夜长。

泰阶煌煌色已齐,祥飙为扫蚩尤旗。幅员浩荡春台熙,不遗桴鼓惊锄犁。羽林宿卫环三陲,居安节虑忘战危。整暇自许忘其机,司马八法律以规。蒐苗狝狩凛弗违,碧油有幢俨军师。手持虎节谈鱼丽,闽关不以山与溪。歌舞七德宣皇威,有来视师省檄飞。将军名已草木知,干戈俎豆睢阳时。

五月南风水倒流,秦淮桥下问扁舟。穿花燕子羽毛湿,隔水人家门巷幽。心忆庭闱瞻楚树,身陪冠冕侍瀛洲。吾兄归去如相问,衣采终期慰白头。

修渚通阿阁,兰舟饰翠旗。吴姬年十五,乘舟泛绿池。菱花羞宝靥,皓腕发斜晖。行歌櫂船去,不觉白鸥飞。

野外堂依竹,篱边水向城。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药许邻人劚,书从稚子擎。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

舟行欲尽有人家,记得横桥是上沙。南望风烟随鸟没,西来墟落带山斜。暖催新绿初归柳,水映酣红忽见花。残酒未醒春困剧,汲溪聊试雨前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