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与吾灵觉何交涉,云门有客三机接。
语论千春不昧真,深明此性无时劫。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与吾灵觉何交涉,
云门有客三机接。
语论千春不昧真,
深明此性无时劫。

诗意:
这首诗探讨了证道的主题,表达了自我觉醒的意义以及修行者与宇宙之间的交流。诗中的主人公与内心的灵觉(指觉醒的自性)进行了对话,云门(指佛教中的一种修行门派)接纳了三个接待人员,意味着修行者与佛法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诗人强调了言语与论辩的重要性,指出了千年来对于真理的思考和认识,并深刻理解到这种自性的觉醒不会受到时间的干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揭示了修行者与内心觉醒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修行者与自我觉醒之间的亲密和共鸣。云门有客三机接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佛法教诲的广阔和包容,认识到修行者在佛法中的地位和作用。诗人强调了语言的重要性,暗示了通过言辞论证来认识真理的重要性。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自性觉醒的深刻理解,坚信这种觉醒是超越时间和世俗束缚的。

总体而言,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表达了深邃的思想。它强调了修行者与内心觉醒的重要关系,以及修行者与佛法之间的互动。诗人通过对话和比喻的手法,呈现出一种超越时间和世俗的境界,让读者思考自我觉醒和真理的本质。这首诗富有哲理和禅意,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得罪非天意,分明谪去身。一心贪谏主,开口不防人。自古有迁客,何朝无直臣。喧然公论在,难滞楚南春。

闲吟可是治愁药,一展吴牋万事忘。不惜暮年酬倡绝,犹能作意答秋光。

暗忆少年豪气,烂南国、蓬岛风光。醉倚吴王宫殿,不解悲凉。舞犹慵、小腰似柳,歌尚怯、娇语如簧。好林塘。玳筵留住,彩舫携将。清狂。扬州一梦,中山千日,名利都忘。细数从前,眼中欢事尽成伤。去船迷、乱花流水,遗佩悄、寒草空江。黯愁肠。暮云吟断,青鬓成霜。

零落栖迟感兴多。酒杯直欲卷银河。人间清镜悲华发,世外仙棋烂斧柯。长袖舞,抗音歌。月明人影两婆娑。醉来知被旁人笑,无柰风情未减

碧藕连根丝不断,红蕖著子薏何多。

先生亡不朽,太华合为碑。至道虽无迹,玄言尚有时。乱飞云似觅,不食鹤应悲。独绕空坛下,山风动紫芝。

鸣爵三农稔,句龙百代神。运昌叨辅弼,时泰喜黎民。树缺池光近,云开日影新。生全应有地,长愿乐交亲。

一溪之水,可涉而航。人不我直,我犹力行。

俗有巧斗心,畜此巧斗禽。搏击无迅节,爪觜自相侵。胡能知远人,角胜合百金。凤皇安在哉,徒此望丹岑。

将置酒,思悲翁。使君去,出城东。麦渐渐,雉子斑。槐阴阴,到潼关。骑连连,车迟迟。心中悲,宋又远。周间之,南淮夷。东齐儿,碎碎织练与素丝,游人贾客信难持。五谷前熟方可为,下车闭閤君当思。天子当殿俨衣裳,大官尚食陈羽觞。彤庭散绶垂鸣珰,黄纸诏书出东厢,轻纨叠绮

吾侪有何乐,同志味自长。天高与地下,参我人中央。痛扫物欲蔽,放出元明光。力学日不足,游宦那可常。山人暌间久,岁晚归南荒。会友鱼贯卧,屐转几巽床。老我失此快,独卧风雨窗。回思少壮时,此味曾亲尝。白发真可媿,触事方面墙。唤醒旧时梦,吐哺歌新章。

秋山青如烟,秋月白如水。登高俯空旷,咫尺见千里。悠悠孤云行,袅袅凉风起。凉风吹客衣,客心随风飞。愿作沧海潮,朝来莫还归。

仗卫森岩九虎关,从前错为敌人宽。那知黄竹瑶池梦,历尽青天蜀道难。回首烟尘三辅隔,惊心风雨五更寒。淋铃一曲上亭驿,好并千秋金镜看。

秋江菰菜喜新尝,盐酪亲调七箸香。但有长腰吴下米,岂须细肋大官羊。青衫昔悔尘中老,白发今宜静处藏。一事尚须深自咎,街头儿女识韩康。

寻梅不惮路程赊,行遍山边与水涯。几处树头残雪在,只疑昨夜又开花。

鹁鸪知雨在桑中,雄逐雌飞自不同。胡粉未生轻蝶白,燕脂先绽野樱红。高高树里秋千月,猎猎墙头蓓蕾风。晓下祠坛多寄咏,衣冠方侍大明宫。

子晋庙前山月明,人闻往往夜吹笙。鸾吟凤唱听无拍,多似霓裳散序声。

送客身为客,思家怆别家。暂收双眼泪,遥想五陵花。路远征车迥,山回剑阁斜。长安君到日,春色未应赊。

绝塞多为窟,秦时所筑城。因怜吾马渴,教饮彼泉清。霜雪卢龙塞,风烟骠骑营。远从贰师垒,瞥过武安坑。心警投鞭虏,身先荷杵兵。宁为伏波死,不作李陵生。

涧落峰寒似住时,重阳面目许谁知。摇摇枫叶未全赤,草草菊花成后期。酒量稍增愁渴肺,诗材顿减费衰髭。一年节物财如此,太息空形老大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