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魏了翁的《余既赋诗坐客请以唐人家花车斜韵同赋醉中作五十六言》
拼音和注音
rén shēng ǒu bèi fú míng wù , wǎng wǎng tān chéng bù shí jiā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识:不知道,不认识。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不处理,不主持。识,通“[[职]]”。
人生:(名)人的生存和生活;人的一生:~观|~的道路|幸福的~|婚姻是~的大事。
往往:(副)常常;指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近]经常。[反]偶尔。
浮名:虚名:~虚誉ㄧ不慕~。
识家:《西京杂记》卷二载:汉高祖定都长安,其父太上皇从故乡丰邑被接到长安后,“居深宫,凄怆不乐”,“高祖乃作新丰,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高帝既作新丰,并移旧社,衢巷栋宇,物色惟旧。士女老幼,相携路首,各至其室。放犬羊鸡鸭于通涂,亦竞识其家。”后遂以“新丰犬识家”为典,谓身处他乡似在故乡,多表示对故土的依恋。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原诗
人生偶被浮名误,往往贪程不识家。
醉眼乱穿青草屐,狂心长恋碧桃花。
举头大道平如掌,入鬓韶光转似车。
是乃吾忧今赠子,情亲语直字欺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