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第一迦叶首传灯,百万人天耸耳听。
金色头陀闻不会,拈花起处笑尖新。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佛教的传承和智慧为主题,通过描述佛陀的启蒙与传法,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颂扬和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颂证道歌·证道歌》

第一迦叶首传灯,
百万人天耸耳听。
金色头陀闻不会,
拈花起处笑尖新。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佛陀的启蒙者迦叶第一个传授佛法的情景,展现了佛教传承的伟大和历史的悠久。诗中提到了无数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聆听佛法的教导,形容了佛陀的教诲具有极高的声望和号召力。

诗词中的金色头陀指的是佛陀的弟子迦叶,他是佛教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然而,即使是如此卓越的弟子,在听到佛陀拈花而起的微笑时,也无法完全理解佛法的深意。佛陀通过这种微笑,传递了一种超越言语的智慧,表达了佛法的奥义是难以用语言准确描述的。

这首诗词的诗意在于表达了佛教的智慧与启示。佛陀的教诲超越了常规的言语和概念,通过非言语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超越尘世的境界。拈花微笑的场景象征着佛法的无穷奥妙和超越性质,呈现了佛教的独特魅力和智慧的深远影响。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描述,将佛教的智慧与启示传达给读者。诗词通过描绘佛陀传法的场景,展现了佛教的庄严和博大精深。同时,诗词中对于佛法的无法言传和超越性质的描绘,使读者更加深入地领悟到佛教的核心思想和境界。整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教的崇敬和对智慧的追求,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蓬门居止。竹见宾来先啸喜。窗外敲风。果有宾朋姓字通。莫嫌村酒。且祝佳宾千万寿。无用辞何。日出明朝事更多。

细雪繁飘远近来,三冬佳气一朝回。莫嫌天上琼花晚,元待人间粉艳开。

鬓毛秋后转漂零,愁坐穷檐展炙经。得似画堂歌吹裹,硫黄锺乳按娉婷。

滞舟推若泥,逆水去如还。已历三辰次,才行十里间。千斯吾命薄,独尔破天悭。所赖圣贤事,其初不厌艰。

月色夜逾净,虚庭当我前。风裳几白玉,何烦佩褊褼。曼倩去已久,谁同醉陶然。空怀依隐心,三叫芙蕖边。

八面峰峦秀,孤高可偶然。数人游顶上,沧海见东边。不信无灵洞,相传有古仙。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仿佛尝闻乐,岧峣半插天。山寒彻三伏,松偃出千年。樵牧时迷所,仓箱岁叠川。严祠风雨管,怪木薜萝缠。青草方中药,苍苔石里钱。琼津流乳窦,春色驻芝田。乌兔中时近,龙蛇

红叶桥边草舍低,半滩斜照水平溪。旧时曾记求诗过,疏雨桐花幽鸟啼。

人物称夷白,星文仰少微。常云马群尽,乃得雁行飞。天外一再见,客中先后归。因行谢章子,别久顿书稀。

乏才叨八使,徇禄非三顾。南服颁诏条,东林证迷误。未闻述职效,偶脱嚣烦趣。激水浚坳塘,缘崖欹磴步。西岩焕朝旭,深壑囊宿雾。影气爽衣巾,凉飔轻杖履。临高神虑寂,远眺川原布。孤帆逗汀烟,翻鸦集江树。独探洞府静,恍若偓佺遇。一瞬契真宗,百年成妄故。孱颜石户启,杳霭

天与君王管晏才。尚书两曳履声来。今朝望着楼头看,已有台星照斗魁。金蹀躞,玉崔嵬。天香满袖早朝回。中书尚享无穷考,长揖南风醉寿杯。

拾得寒山,老虎丰干。睡到驴年,也太无端。咦,蓦地起来开活眼,许多妖怪自相瞒。

经年不踏鳙溪路,此日重来访旧游。溪上老人今不见,凉风细雨四山秋。

南去又南去,此行非自期。一帆云作伴,千里月相随。浪迹花应笑,衰容镜每知。乡园不可问,禾黍正离离。

细听弃仍有,贪看立又行。落时晨却暗,积处夜还明。幸自漫山好,何如到夏清。似知吾党意,未遣日华晴。

石城之胜,班班在目,而平淮如席,亦横陈樽俎间。既而北历淮山,自齐安溯江泛湖,薄游巴陵,又得登岳阳楼,以尽荆州之伟观,孙刘虎视遗迹依然,山川草木,差强人意。洎回京师,日诣丰乐楼以观西湖。因诵友人“东南妩媚,雌了男儿”之句,叹息者久之。酒酣,大书东壁,以写胸中

白首征西将,犹能射戟支。元戎选部曲,军吏换旌旗。逐虏招降远,开边旧垒移。重收陇外地,应似汉家时。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饮食晚由窦,门庭谁敢闚。禁中无急诏,不记奉天时。

十首新诗换牡丹,故邀春色入深山。御袍黄粉天然薄,醉脸胭脂分外殷。开晚东君留意厚,落迟晴昼伴春闲。狂来满插乌纱帽,未拟尊前感鬓斑。

碧琉璃色水澄清,紫磨金光身莹明。洗净方知不受垢,释迦老子此时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