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马祖常的《南城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chéng nán mǔ dan yì bǎi běn , hàn lín xué shì zǒu mǎ l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牡丹:(名)①叶子有柄,羽状复叶,单生花,分深红、粉红或白色的落叶灌木。②指这种灌木的花。
走马:骑着马跑:平原~。~看花。
翰林:(名)唐以后皇帝的文学侍从官,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
一百:十个十是一百,人们会把一百当作美满、圆满,也表示十全十美一个轮回循环。
学士:1.读书人或研习学问的人。2.职官名。3.一种学位名称。我国学位授予法规定,凡大学或独立学院修习毕业者,授予学士学位 。
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开元初以张九龄﹑张说﹑陆坚等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德宗以后,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亲近顾问兼秘书官,常值宿内廷,承命撰拟有关任免将相和册后立太子等事的文告,有'内相'之称。唐代后期,往往即以翰林学士升任宰相。北宋翰林学士仍掌制诰。清代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其下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清末复置翰林学士,仅备侍读学士的升迁。
林学:研究林业生产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
马祖常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原诗
城南牡丹一百本,翰林学士走马来。
渡水杨花逐飞燕,蓟中芳草送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