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五日花下作

二月五日花如雪,五十二人头似霜。
闻有酒时须笑乐,不关身事莫思量。
羲和趁日沉西海,鬼伯驱人葬北邙。
只有且来花下醉,从人笑道老颠狂。

作品评述

《二月五日花下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月五日花如雪,
五十二人头似霜。
闻有酒时须笑乐,
不关身事莫思量。
羲和趁日沉西海,
鬼伯驱人葬北邙。
只有且来花下醉,
从人笑道老颠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二月五日的景象。当天花朵盛开如雪,而五十二位年长者的头发却像霜一样白。在听到有酒时,他们应该欢笑快乐,而不去思考身外的事情。诗中还提到了羲和(太阳神)沉入了西海,鬼伯(阴间之神)则逼迫人们前往北邙进行葬礼。然而,唯有在花下醉酒,他们笑着说自己是老颠狂。

赏析:
《二月五日花下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中的花朵如雪般盛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同时,五十二位头发霜白的年长者,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们的衰老。他们在听到有酒时,选择欢笑和快乐,这种态度体现了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诗中还隐含了对时间的感知和对死亡的暗示,羲和沉入西海和鬼伯驱人葬北邙的描写,增添了一丝忧思和哲理的意味。然而,诗人以醉酒和自嘲的方式应对这些忧思,笑称自己是老颠狂,显示出他对生活的豁达和追求自在的态度。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心态。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感慨,以及对快乐和自由的向往。这首诗词展示了白居易优美的诗歌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虎髯两颊状貌古,开口论议辞非今。尚藏折剑万丈气,空驰老骥千里心。六印他年将将相,一飘今日旧山林。黄云断天望不极,想君何处方悲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客来捧腹一笑,抹月批云疗饥。只此如何获吉,为无富贵危机。

急雨来排难,余蒸顿解严,时蜩鸣露柳,客燕度风帘。屈指秋无几,安心气自恬。夜凉都不寐,落月莹虚檐。

端笏事龙楼,思闲辄告休。新调赭白马,暂试黑貂裘。珠履迎佳客,金钱与莫愁。座中豪贵满,谁道不风流。

枫落楚江寒雁静,月高巫峡夜猿哀。

懒驱羸马傍朱门,来对只园寂寞春。撩乱绕楼唯有燕,萧条垂箔更无人。未回山简池头马,空愧陶公顶上巾。留得清风满衣袖,为君吹尽鬓边尘。

汉上登飞幰,荆南历旧居。已尝临砌橘,更睹跃池鱼。盛德继微渺,深衷能卷舒。义申蓬阁际,情切庙堂初。郡挹文章美,人怀燮理馀。皇恩傥照亮,岂厌承明庐。

识得庆云和尚,不痴自号痴翁。此老端如五老,高出庐阜诸峰。

何处背繁红,迷芳到槛重。分飞还独出,成队偶相逢。远害终防雀,争先不避蜂。桃蹊牵往复,兰径引相从。翠裛丹心冷,香凝粉翅浓。可寻穿树影,难觅宿花踪。日晚来仍急,春残舞未慵。西风旧池馆,犹得采芙蓉。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蒲茸承露有佳色,茭叶束烟如效颦。盈盈一水不得渡,冷翠遗香愁向人。

病恐医难谢,贫惊籴愈昂。未甘频饵药,只欲暂休粮。暑殆无凉处,饥容有熟乡。归欤谋藿食,不敢畏秋阳。

百链香螺沈水,宝薰近出江南。一穟黄云绕几,深禅想对同参。

吴姿楚熊谁使然,白石齿齿山娟娟。孤云欲断不断处,中有万钭潇湘烟。黄榆日晚长洲路,木叶山头岁风雨。一声寒雁江南书,萱草灵椿解相语。解相语,君应知。山风钎儿游子衣,毕逋有待何当归。

青山具区中,谓是角里村。汉代四老人,避秦卧松云。白石砥如席,道边起高坟。不见采芝客,千载留清芬。出能安汉嗣,归复栖石门。奇功不受赏,拂衣返吾真。我来访幽兰,清风绕林根。山中耕植流,安知非子孙。

逢危无策愧时才,怀抱何曾得好开。衮衮捷书一不断。活人基本要深培。

萱草北堂深,霜风一夕侵。断机思往前,捧檄负初心。仙府云軿远,佳城月魄阴。平生五鼎养,空复美衣衾。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宦情斗擞随尘去,乡思销磨逐日无。唯拟腾腾作闲事,遮渠不道使君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