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金赵秉文的《仿圣俞月出断岸口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mò fú shǔ shàng zài , yǔ diǎn luò wèi luò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末伏:末伏mòfú[thelastofthethreeten-dayperiodsofthehotseason]∶夏天最热的时期是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各占十天中伏有时为二十天。中伏之后十天是末伏∶上述末伏所占十天中的第一天也叫末伏,即立秋后第一个庚日。
伏暑:指炎热的夏天。
雨点:从云中落下的水滴。
赵秉文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原诗
末伏暑尚在,雨点落未落。
梦觉起视夜,缺月挂屋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