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萧衍的《首夏泛天池诗》
拼音和注音
bì zhǐ hóng hàn dàn , bái shā qīng lián y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涟漪:(书)(名)细小的波纹:微风拂过,湖面漾起层层~。
菡萏:1.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2.古称水芙蓉、芙蕖。
白沙:白色沙砾。即白鲨。
萧衍
梁高祖武皇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原诗
薄游朱明节,泛漾天渊池。
舟楫互容与,藻苹相推移。
碧沚红菡萏,白沙青涟漪。
新波拂旧石,残花落故枝。
叶软风易出,草密路难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