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馆秋夕

耿耿银河雁半横,梦奇支金碧辘轳轻。
满窗谢练江风白,一枕齐纨海月明。
杨柳败梢飞叶响,芰荷香柄折秋鸣。
谁人更唱阳关曲,牢落烟霞梦不成。

作品评述

《江馆秋夕》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谭用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耿耿银河雁半横,
梦奇支金碧辘轳轻。
满窗谢练江风白,
一枕齐纨海月明。
杨柳败梢飞叶响,
芰荷香柄折秋鸣。
谁人更唱阳关曲,
牢落烟霞梦不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夜空中银河高悬,雁儿纷飞。谭用之在梦中经历了奇妙的情景,似乎看到了金碧辉煌的景象。他的窗户上满是凋谢的蔓延,江风吹过,白色的花瓣飘落。他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海上明月。杨柳的枝梢凋谢,树叶飘落发出声响。芰荷花香扑鼻,折断的秋虫在鸣叫。他在想,有谁能比他更能唱出阳关的曲调呢?但他却感到自己的梦境像是囚禁在烟霞之中,无法实现。

赏析:
《江馆秋夕》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词充满了美感和意境。

首先,诗中的银河和雁儿象征着广阔的天空和辽阔的世界,给人以开阔和壮丽的感觉。接着,作者描绘了梦中奇异的景象,使用了金碧辉煌的形容词,增强了梦境的神奇色彩,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其次,诗中的凋谢的蔓延、白色的花瓣、海上明月等意象,给人以淡雅和寂静的感觉。这些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了一个宁静而凄美的秋夜氛围。

最后,诗中的杨柳凋谢、芰荷香柄折秋鸣等描写,增加了一丝凄凉和离愁的情感。作者自问谁能比他更能唱出阳关的曲调,表达了对自己才情的自信和自豪,同时也抒发了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以清新、凄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秋夜,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词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融合,给人以思索和感悟的空间,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作者介绍

谭用之,字藏用。五代末人,善诗。入宋,仕途不达(《宋史》卷四三九《郑起传》)。有诗一卷,已佚。今录诗四十首。

诗词推荐

家令西京杰,文元圣世贤。大参名更重,学士集争传。此道长回首,惟公早比肩。呜呼百年半,赍志遂沈泉。

我行度柴关,山关惊我马。密雪方未阑,飞花浩如泻。万岭堆水银,乾坤一大冶。走兽交横奔,冻禽窜荒野。挥手舞岩巅,吾生此潇洒。忽忆少年时,牵狗从猪者。射虎层冰中,穷追绝壁下。几岁驰虚名,业多用逾寡。久逸筋力颓,回头泪盈把。

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常出于春夏,今岁晚不复见矣。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乃作此诗。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重楼翠阜

欲堕不堕逢王果,五百年中重收我。

居士称陆莲,香山本流亚。舌端元和风,吹倒两鲍谢。游戏笔砚间,盘礴湖山下。过眼尽诗材,有欲天必借。句源发肝膈,输泻每不暇。欬唾生江河,奔放那可壩。我诗沮洳尔,欲过不足跨。数烦见波澜,意作蹄涔吓。平生望洋眼,痴胆不知怕。亦识明月珠,相投况非夜。

北内号枯桑,浓寒坚夜冻。关河鸟过少,雪意晓来重。陌上未沾尘,山中已成垅。雝雝南去雁,袖手徒目送。

一筛凉雨歇亭皋,菡萏坎香可得消。玉簟怯秋眠未隐,阿谁楼上夜吹箫。

少年挟策上金銮,三拜郎官鬓未斑。不说知音在霄汉,但知投老向云山。柳丝阴里陶潜乐,花锦香中潘岳闲。逝者不堪人事异,洪崖亭下水潺潺。

白玉阶前金凤舞,黄金殿上玉鸡鸣。正中来与兼中到,昨夜云深月正明。

洗雨吹风送晚春,尽收红紫布青云。眼前消长谙已久,清坐不妨长闭门。

壮志深忧国,丹心笃爱君。谤书兴众枉,谏疏在奇勋。风咽梁谿水,山悲湛岘云。空余双舞鹤,鼓吹不堪闻。

所事既非主,不归将若何?门前五株柳,空惹北风多。

梦里谁曾见,香篝紫绣蒙。枝间两飞蝶,我共漆园翁。

到山春已晚,何更有新茶。峰顶应多雨,天寒始发芽。采时林狖静,蒸处石泉嘉。持作衣囊秘,分来五柳家。

十二峰前落照微,高唐宫暗坐迷归。朝云暮雨长相接,犹自君王恨见稀。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已闻佩响知腰细,更辨弦声觉指纤。暮雨自归山悄悄,秋河不动夜厌厌。王昌且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昔有华阳真逸,今惟员峤老仙。悬弧小余□岁,拈花先我两年。

心内常搜己过,口中不说他非。世人为处我无为。乞食街前不耻。日日饱餐玉蕊。时时烂饮刀圭。一朝引出化生儿,方显道家活计。

梅子青青苦未黄,经旬积雨欲颓墙。蠹生书帙时须火,润入衣篝剩得香。邻舍相逢惊间阔,通宵不寐听淋浪。定知又发韩公笑,有底鸣蛙两股长?

天欲雨,有东风,南溪白鼍鸣窟中。六月人家井无水,夜闻白鼍人尽起。

遥看北固海门秋,千骑东方占上头,去国尚多忧国泪,送君那免别君愁。风迟宴阁清香凝,月满兜零晚穟收。北府名樽天下说,亦知能到故人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