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为南海钟侍御题金台遥祝卷(其一)》
拼音和注音
yóu zǐ chéng ēn chū jìn wéi , gāo táng huá fà zhào chūn hu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晖:(书)(名)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的恩德。
游子: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高堂:(书)(名)指父母。
华发:(书)(名)花白的头发。[近]白发。[反]青丝。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游子承恩出禁闱,高堂华发照春晖。
潘舆自不随骢马,莱綵何妨舞绣衣。
江鲤一从天上寄,台乌长绕日南飞。
即今婺女遥相望,柱史星光近太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