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来使

读书不负万乘君,焉敢挟策干侯门。
极目姑苏暮云暗,濯足洞庭秋水浑。
千金不意市骏骨,一饭岂期哀王孙。
我今拂袖且归去,高卧桐江烟水村。

作品评述

《投来使》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读书学习的追求和对名利的淡漠态度,展现了他超脱尘俗的情怀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读书不负万乘君,
焉敢挟策干侯门。
极目姑苏暮云暗,
濯足洞庭秋水浑。
千金不意市骏骨,
一饭岂期哀王孙。
我今拂袖且归去,
高卧桐江烟水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开篇,“读书不负万乘君,焉敢挟策干侯门”,表达了作者对学识的珍视和对君主的敬意。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虽然有些学识,但不敢去侯门挟策,也就是不敢利用自己的才能谋取权势和地位。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他并不追求权力和地位,而是专心于读书学习。

接下来的两句,“极目姑苏暮云暗,濯足洞庭秋水浑”,描绘了作者的离愁之情和对自然的赞美。姑苏是苏州的别称,这里形容夕阳西下时的景色,暮云昏暗,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洞庭指洞庭湖,诗中用“濯足”来表达作者与大自然的亲近,洞庭湖的秋水浑浊,也给人一种宁静和深远的感觉。通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俗的情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接着的两句,“千金不意市骏骨,一饭岂期哀王孙”,写出了作者对名利的不屑和对世事的淡漠态度。千金指的是丰厚的报酬,市骏骨表示市场上出售的优秀马匹,作者表示自己并不期望通过售卖自己的才能来获取丰厚的报酬。一饭岂期哀王孙,表达了作者不期待与权贵交往的态度,他不追求世俗的利益和名望,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最后两句,“我今拂袖且归去,高卧桐江烟水村”,表达了作者决定离开尘世,回归田园生活的决心。拂袖表示离去,高卧桐江烟水村则是描述作者在归乡后的舒适生活。这里的桐江是指诗人家乡的一条江河,烟水村则是描述江河边的村庄,给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觉。通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了作者对学识的珍视、对名利的淡泊、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诗意的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怀和追求,也反映了元代士人追求自由和远离尘嚣的思想倾向。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深思和共鸣,引发对人生追求和价值观的思考。

诗词推荐

东苑梅繁,豪健放乐,醉倒花前狂客。靓妆微步,攀条弄粉,凌波遍寻青陌。暗香堕靥。更飘近、雾鬟蝉额。倒金荷、念流光易失,幽姿堪惜。惜花心、未甘鬓白。南枝上、又见寻芳消息。旧游回首,前欢如梦,谁知等闲抛掷。稠红乱蕊,漫开遍、楚江南北。独销魂,念谁寄、故园春色。

翠幄初防日影侵,春云送雨信无心。莫愁客散妨车马,且喜农安得砭针。侍妓点衣重结束,游人沾盖尚追寻。临归未尽杯中兴,却放船头醉里吟。

新妇骑驴阿家达,步步相随不著鞭。归到画堂人不识,从今嫩更出门前。

炎精光复论元功,事业伊周信比踪。许国一心明贯日,存孤高节凜经冬。甲区地势罗千雉,奎画天门跳六龙。自古至诚参化育,济时行道本中庸。

送客攀花后,寻僧坐竹时。明朝莫回望,青草马行迟。

东亭尽日坐,谁伴寂寥身。绿桂为佳客,红蕉当美人。笑言虽不接,情状似相亲。不作悠悠想,如何度晚春。

早年公已阿戎知,几与征西履屐随。百六椽间无足纪,二三子侧每相思。重来荆渚平生若,宁复苕溪一见之。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

一笑暂相从,结交方恨晚。犹兹簿领困,况尔东南远。落帆淮口暮,采石江洲暖。黄鸽可寄书,惟嗟双翅短。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桂江南渡无杨柳,见此令人眼暂明。应学郡中贤太守,依依相向许多情。

句耳。”因以玄真子遗事足之。宪宗时,画玄真子像,访之江湖,不可得,因令集其歌诗上之。玄真之兄松龄,惧玄真放浪而不返也,和答其渔父云:“乐在风波钓是闲。草堂松桂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此余续成之意也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

回肠荡气感精灵,座客苍凉半酒醒。自别吴郎高咏减,珊瑚击碎有谁听。

文物流彩,的略靖陈。龟瑞荐祉,坤行效珍。比皇之寿,翼帝以仁。和气致祥,兴物为春。

笔判虚空也太奇,古今天下几多诗。虚空判了元无尽,信手拈来自不知。

籊籊孤竹君,长我一身半。凛然霜雪间,时至亦阴换。共与王子猷,永结忘言伴。可使溪壑姿,充我眼中玩。

三伏炎蒸,汗流如雨。一茎草上建琼楼,彻骨贫穷敌国富。

上元官吏务剥削,江淮之人皆白著。

閒中惟有高低枕,老去宁无内外丹。千载稚川今往矣,谁言古井不生澜。

明日乃重九,今晨更天涯。马嘶原上草,菊放崖边花。吾家白云合,归路青嶂赊。去去无复道,行行空自嗟。

笑盈盈。晓妆扫出长眉青。长眉青。双开雉扇,六曲鸳屏。少年心在尚多情。酒边银甲弹长筝。弹长筝。碧桃花下,醉到三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