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黎四首

蜀相披荒垒,唐人拓密林。
四川襟带重,六诏雾云深。
盐米成民业,珠犀作吏箴。
官閒无一事,闭合念亲心。

作品评述

诗词:《沉黎四首》

诗意和赏析:
《沉黎四首》是宋代诗人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四川地区的景色和社会状况,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描述了蜀地的景色和特点。"蜀相披荒垒,唐人拓密林"表达了蜀地地势险要,山势陡峭,犹如一座座荒垒,而唐人则开发了茂密的森林。这种对地理环境的描绘展示了蜀地的壮丽和独特之处。

接下来的两句"四川襟带重,六诏雾云深",通过襟带重的形象描绘了四川地势起伏,山峦连绵不断,而六诏雾云深则表达了四川地区常年云雾缭绕的特点。这种描绘给人一种神秘而壮美的感觉,为整个诗词增添了一种浪漫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盐米成民业,珠犀作吏箴"则揭示了四川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盐米代表了百姓的生计和基本需求,珠犀则代表了文化艺术的繁荣。这两句表达了四川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对文化的热爱,同时也展示了这片土地的繁荣和富饶。

最后两句"官閑无一事,闭合念亲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官閑无一事,说明了官员们在这片土地上能够安享宁静,而闭合念亲心则表达了作者在远离家乡时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使整首诗词更加真挚动人。

总的来说,李石的《沉黎四首》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蜀地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状况,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首诗词以其优美的形象和真挚的感情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形神自相语,咄诺汝来前。天公生汝何意,宁独有畸偏。万事粗疏潦倒,半世栖迟零落,甘受众人怜。许汜卧床下,赵壹倚门边。五车书,都不博,一囊钱。长安自古歧路,难似上青天。鸡黍年年乡社,桃李家家春酒,平地有神仙。归去不归去,鼻孔欲谁穿。

百里有民社,古为子男国。苟有爱物心,稚老皆蒙德。为身不为人,鄙哉陶彭泽。

天风吹绝顶,小立思生豪。遥海望无际,众峰疑避高。龙留神骨去,犀敛夜光韬。惟爱瑶池水,寻云学种桃。

戴胜谁与尔为名,木中作窠墙上鸣。声声催我急种谷,人家向田不归宿。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可怜白鹭满绿池,不如戴胜知天时。

阑干掐遍等新红,酒频中,恨匆匆。投得花开,还报夜来风。惆怅春光留不住,又何似,莫相逢。月窗何处想归鸿,与谁同?意千重。婉思柔情,一旦总成空。仿佛么弦犹在耳,应为我,首如蓬。

双竞龙舟疾似风,一星球子两明同。平吴破蜀三除里,灭楚图秦百战中。春近杜鹃啼不断,寒催归雁去何穷。兵还失路旌旗乱,惊起红尘似转蓬。

谓花月无情,长寄绮罗之遗恨。试为调笑,戏追风流。少延重客之余欢,聊发清尊之雅兴。诗词:珠树阴中翡翠儿。莫论生小被鸡欺。鹳鹊楼高荡春思,秋瓶盼碧双琉璃。御酥作肌花作骨。燕钗横玉云堆发。使梁年少断肠人,凌波袜冷重城月。城月。冷罗袜。郎睡不知鸾帐揭。香凄翠被灯明

六幕同云岁又残,忽惊腊雪满群山。谁知曳履涂中去,端有披蓑江上还。三白吉祥千里内,六花飞舞两楹间。诗成自怪无奇语,欲压刘叉思觉悭。

东篱秋色遍幽坡,蔟蔟金英洗露华。君且试推鼓泽看,五行何处爱黄花。

青山业主是玄晖,太白无钱典得伊。总是诗仙休更讼,两蓑分钓一鱼矶。

几尺如霜利不群,恩仇未报反亡身。诚哉利器全由用,可惜吹毛不得人。

有无语默谩徒劳,居士何曾动一毫。世祖功成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斑斑之兽本山林,升堂入室作舆卫。小僧奉施军持水,弭耳来受救渴供。胸中猛虎自调服,是故异物成一家。我观阎浮提众生,同床猜忌若冰炭。

阳月斯纪,应钟在候。载洁牲牷,爰登俎豆。既高既远,无声无臭。静言格思,惟神保祐.

东西几山隔,石径不容车。那知厚地底,自然成井渠。甘余留齿颊,清足鉴眉须。不用瓶罍貯,累累似酒酤。

故山闻独往,樵路忆相从。冰结泉声绝,霜清野翠浓。篱边颍阳道,竹外少姨峰。日夕田家务,寒烟隔几重。

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

丁令梅仙梁市客,穿云随我上虚无。携持赖有竹都尉,偃蹇更逢松大夫。山积五仓窥石□,霞拖九芒觅丹炉。圣泉闻说经汤旱,中有龙蟠不用雩。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