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祖择之遗新罗墨

海上老松苑,霹雳烧瘦龙。
胡人犀皮胶,团煤烟膏浓。
色夺阳乌翅,来涉溟渤重。
君获乃为赠,我谬虫鸟踪。
且作异土玩,不愧西域筇。

作品评述

《答祖择之遗新罗墨》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海上老松苑,
霹雳烧瘦龙。
胡人犀皮胶,
团煤烟膏浓。
色夺阳乌翅,
来涉溟渤重。
君获乃为赠,
我谬虫鸟踪。
且作异土玩,
不愧西域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海岛上的景象。诗人描述了老松苑中的松树,以及雷电般燃烧的瘦龙(指松树的形状)。他还提到了胡人(指外族)使用的犀皮胶和黑煤烟膏。松树的色彩美夺走了太阳乌鸦的羽翼的光彩,而这些景色都在溟渤之间重叠交织。诗人称赞了松树,并表示此诗是对他朋友祖择的赠诗,他自谦自己只是一只虫鸟,犹如微不足道的踪迹。最后,他表示自己在异乡陌生之地也能写出这样的诗,他并不辜负西域的竹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海岛上的景色,以及诗人对友人祖择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松树和胡人使用的材料之间的对比,凸显了松树的高洁和美丽。诗人以虫鸟自谦,表达了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感。最后,他展示了自己不受限于环境的才华,表达了对祖择的敬佩之情。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示了梅尧臣的诗才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今夕何夕,景风其颺。于明之朝,维月既望。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徂暑惊节谢,幽烦倦日永。玩舟乘夕凉,沿渚入烟境。霭霭残阳飞,沉沉绿阴静。苍茫水容寂,照见归禽影。开襟招远风,延目认遐岭。偶游非素期,炎氛聊暂屏。守拙寡世用,寻幽得澄景。清赏犹未惬,孤舟当重整。

园林都未觉春风,蓓蕾枝头茁小红。要识十分清绝处,暗香疏影月明中。

才出尘来尚未知,渐攀藤竹渐临危。伏流似是龙藏处,古树应无春到时。谁把石崖齐划削,直教云气当帘帷。良工画得犹宜秘,莫与凡夫肉眼窥。

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小字还家。恰应红灯昨夜花。良时易过。半镜流年春欲破。往事难忘。一枕高楼到夕阳。

岸上金羁白马郎,溪边红粉断人肠。临风背摘双头蕊,笑入荷花万点妆。

清泉绕庭除,绿篠映轩槛。坐此何可为,惟宜弄铜椠。

唐虞虽远愈巍巍,孔氏如天孰得违?大道岂容私学裂,专门常怪世儒非。少林尚忌随人转,老氏亦尊知我稀。能尽此心方有得,勿持糟粕议精微。

曲岸平川驾小航,秋云堆里出重冈。遥看天影苍茫处,一带孤城倚夕阳。

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风斩碎一川波。长桥有影蛟龙惧。流水无声昼夜磨。两岸带烟生杀气。五更弹雨和渔歌。秋来只恐西风起。销尽锋棱怎奈何。

可奈红法飞白羽,不容黄叟卧青山。

尚记春归日,锦绣裹江城。谁推日驭西去,水认故乡痕。鱼鸟自飞自跃。红紫谁开谁落。天运渺无声。四序镇如此,当富复亭亭。是何年,修禊事,畅幽情。竞传元已天气,别是一般清。便引郑郊溱洧。不道孔门沂泗。大道掌如平。待挽迷津者,都向此中行。

高阁一长望,故园何日归。烟尘拥函谷,秋雁过来稀。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伶俜独居妾,迢递长征客。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拆。所恨薄命身,嫁迟别日迫。妾身有存殁,妾心无改易。生作闺中妇,死作山头石。掩泪别乡里,飘摇将远行。茫茫绿野中,春尽孤客情。驱马上丘垅,高低

行尽淮南日日东,自携只影入吴松。人生五马方知贵,客老诸侯叹未逢。适意秋风宁为鱠,惊心半夜忽闻钟。十年无计离场屋,说著功名气拂胸。

窈窕清禁闼,罢朝归不同。君随丞相后,我往日华东。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

苍髯野褐予甚古,萝月桂风谁为贫。当户蛟龙森汉柏,隔江鸡犬隐秦人。好山如画能留客,宝鼎藏丹不计春。更上高亭问玄鹤,莫教诗眼有纤尘。

帝里春无意,归山对物华。即应来日去,九陌踏槐花。

纷纷万木尽西风,独立霜林我御冬。滓畔无人谁着语,止斋但护紫泥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