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水阁闲书·朱槿

常恶静时凫鹜,不惊饱处虾鱼。
与吾闲正相似,问尔乐复何如。

作品评述

《郡斋水阁闲书·朱槿》是宋代文人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常恶静时凫鹜,
不惊饱处虾鱼。
与吾闲正相似,
问尔乐复何如。

诗意:
这首诗以水阁闲书为背景,通过凫鹜和虾鱼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闲暇的思考。诗人将自己与凫鹜、虾鱼相比较,认为彼此都是享受宁静的生活,诗人询问读者是否与他一样对此感到愉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读者态度的询问展现出来。首句描述了凫鹜在静谧时常常感到厌烦,不会被饱食处的虾鱼所惊扰。这一描写可以引申为诗人对于繁忙喧嚣的社会的厌倦,他渴望远离喧嚣,过上宁静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将自己与凫鹜、虾鱼进行对比。他认为自己与它们相似,都喜欢安静闲适的生活方式。通过将自己与自然界的动物相比较,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内心的宁静和自由的追求。

最后一句是诗人对读者的询问,他希望读者与他一样享受宁静的生活方式,共同探讨何为真正的快乐。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读者的邀请,希望读者与他一同欣赏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凫鹜、虾鱼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读者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与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人希望读者能够与他一同感受宁静之美,并一起探寻真正的快乐。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两年蒲节雨霏微,误我中山采药期。骑马出门随所寓,看花酌酒复奚疑。量悭未易胜金盏,臂弱犹堪系彩丝。追忆侯家陪宴赐,素纨红葛翠交枝。

桥下水如箭,惊奔万古号。溪毛翻碧带,石藓衬银涛。天外千层秀,云低数尺高。垂垂兴偏恶,蓬鬓为诗搔。

石马门前万里回,向人似亦笑颜开。独寻旧日题诗处,却恨骚翁不共来。

云罗横四海,田野无遗英。尚赖二三子,共怡山水情。煦煦新阳动,寥寥天宇清。昔人称四美,兹晨遂成并。前登高丘阻,遥睇澄湖明。凭林招远风,松桧自成声。俯仰天地间,微躯良不轻。安能自羁束,坐使众累萦。处贱足为贵,抱素讵非荣。逍遥解神虑,庶以适吾生。

人生谁肯便甘休,遇酒逢花且共游。若向云衢陪骥尾,直须天畔落旄头。三编大雅曾关兴,一册南华旋解忧。四海英雄多独断,不知何者是长筹。

言人必志圣,论学必志道。有如讲为邦,规模必王佐。

每把葫芦椀放欹,从教天下浪猜疑。秋风摆落园林后,始信寒松格不卑。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越山辉映绣衣鲜,屈指重来是几年。濡辔按行方易地,追锋趣召已朝天。步趋接武星辰上,献纳依光日月边。到得中流须砥柱,功名事业要双全。

恩纶蜚下汉江滨,特许襄民借寇恂。千里江山皆动色,列城条教再生春。灌瓜夙稔安边策,茹草宁无待哺民。方倚金城亲邵父,近君宁惜小逡巡。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清泉十丈白如浆,甘似醍醐透◇凉。君欲道中无渴死,百寻操绠莫辞长。

草树加蒙密,波涛计渺冥。似宜穿野屩,直与眺江亭。薪湿厨烟重,泥浑井汲腥。虚堂坐昏黑,时见一流萤。

润壑千岁资,风声万牛吼。春江縠纹面,一笑可忍不。

市箫声咽迹崎岖,雪耻酬恩此丈夫。霸主两亡时亦异,不知魂魄更无归。

满面风埃霜鬓须,何如相识谓诗臞。君行学省得佳士,我乃烟波称钓徒。

倒蔗入佳境,寒花留晚香。福田三古刹,恩泽四舆梁。鹤化空华表,牛眠占吉藏。他年青与紫,恒塞桂枝堂。

隐士遗尘在,高僧精舍开。地形临渚断,江势触山回。楚野花多思,南禽声例哀。殷勤最高顶,闲即望乡来。

鹊噪庭前木,蛛翻檐畔围。双莲瑞明月,万柳舞晴晖。宿鹤迎风袂,盟鸥认雪衣。物情同一喜,应为主人归。

晓起山鸦噪作团,西园霜木倚空寒。风高断雁呼前伴,雨止归云赴旧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