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周山

汤周二大仙,庐此得升天。
风俗因兴庙,春秋不记年。
锦云张紫盖,琴溜泻鸣泉。
丹灶犹存鼎,仙花发故园。

作品评述

诗词《汤周山》描写了汤王和周文王两位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仙人,他们因功德斗争而升天。在他们升天的山上,庙宇兴盛,祭祀风俗因之流传至今,而春秋年代的历史却已经被遗忘。诗中还描绘了汤王庙盖着紫色的锦云,琴声回荡于泉水中,仙花绽放于故园之中。

诗意:这首诗词将汤王和周文王置于仙人的地位,既体现了他们的伟大,也表达了对他们功绩的崇敬。他们的升天使得他们的庙宇兴盛,人们为之祭祀,而他们的历史和功绩却已被遗忘。这首诗通过描绘庙宇的景象和仙人的仙境,表达了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追思和敬仰。

赏析:诗词《汤周山》以写景的手法,将庙宇与山水相结合,展现了仙境般的美景。紫色的锦云与泉水中回荡的琴声,给人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感觉。诗中还提到了仙花在故园中的绽放,给人一种寓意深远的感觉,似乎在说仙人虽然升天,却始终对故园怀念。

此外,诗中还通过描绘风俗的兴盛和春秋年代的遗忘,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人们对仙人的崇敬和祭祀,是对历史的记忆和对功德的传承。整首诗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通过山水景色的描写,画出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景象。

作者介绍

无传。

诗词推荐

害风王三,前时割税。为酒爱、饮中沉醉。往往来来,眼前事、全然不记。与仁人、当街打睡。腋袋头巾,尽皆遗弃。有经文、里面诀秘。深谢明公,发善心,与予拈起。解*令、报贤好意。

寄身虽闲念未除,敌念赖有前贤书。如何昏花接旬月,古史散落经耘锄。我知禀赋分量浅,费出稍泰寻空虚。衣服饮食悉若此,耳目形体应相如。此如用多阴困阙,不似缓节安虚徐。解衾卧稳省开目,细琐悉悉分虫鱼。异时意气尚换举,欲取功烈规名誉。从天且乞一双眼,此外不敢求赢馀。

风流天下真难似,惜赂篱边砌下栽。依旧风情三月在,斩新花叶四时开。莫嫌绿刺伤人手,自有妍姿劝客杯。不拟折来轻落去,坐看颜色总尘埃。

国不可以无菑眚,身不可以无疢疾。无菑之国乱或更速,无疾之身死或无日。昆夷玁狁无害於周之王,辟士富国无救于隋之亡。壮夫一卧多不起,速死未必皆羸尪。古来恶疾弃空谷,往往更得度世方。我年九十理不长,况复三日病在床,天公念之亦已至,儆戒不使须臾忘。起居饮食每自省,

竹椽茅屋半摧倾,肯向蜂窠寄此生。长恐波头卷室去,欲将船尾载君行。小诗试拟孟东野,大草闲临张伯英。消遣百年须底物,故应怜我不归耕。

岁暮常年雪正豪,今年暄暖减绨袍。春回山圃梅争发,睡足茆檐日已高。仓庾家家储旧谷,笙歌店店卖新醪。太平气象方如许,寄语残胡早遁逃。

奉报早离火院。弃了一家攀恋。自在水云前。乐安然。便结长生锻炼。得做上仙亲眷。搜出碧潭玄。月团圆。

残红点点送春光,小立芳台对夕阳。莺语只闻花里面,鸥飞宛在水中央。风前绿草无人管,烟外青山底处藏。柳幄张天槐幕静,一川涨起麦云黄。

西南新月玉成鉤,奕奕神光渡饮牛。素彩低浮承露掌,清香不散曝衣楼。天边华幄催云卷,星外横桥伴客愁。莫使银河到沧海,人间沟水易东流。

一蝗东方来,孕子九十九。未出婪酣肚,已办馋{左饣右崇}口。漫天自成幕,扫地不用帚。一朝霜风寒,何处弄百丑。

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月明。楼上新妆待夜,闺中独坐含情。芙蓉月下鱼戏,螮蝀天边雀声。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

万法是心光,诸缘唯性晓。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心无形影,对缘即照。

莫道飘零天一涯,安时自胜孰与嗟。已春庭宇不留雪,逢闰园林无早花。素履款游禅老室,白头惯见富人家。胡然齐赵贼蜂起,自是司戎好盗夸。

上帝有赫,百灵效祥。储祉垂恩,锡年降康。皇持睟温,帝躬肃庄。三宫齐民,地久天长。

行李在门外,驾言归帝都。三年宰杭州,警敏材有余。检身不容玷,清冰莹玉壶。遇事有所立,风雨信不渝。吐哺出延客,悬榻时待儒。雅量不遗物,狙诈嗤庸奴。胸中水鉴明,黑白分两途。慈良恤民瘼,严惮戢黠胥。去夏忽大饥,米粒贵比珠。农民既无蓄,官廪素乏储。君以身任责,询谋

练巾藜杖白云间。有兴即跻攀。追思往昔如梦,华毂也曾丹。尘自扰,性长闲。更无还。达如周召,究似丘轲,祗个山山。

桃李用事辰,鲜明夺云绮。繁华一朝去,默默惭杞梓。时徂鹰化鸠,地迁橘为枳。独有羡门生,后天犹不死。

云门举起生篦,拟议知君乱统。直饮救得眼晴,当下失却鼻孔。

君为魏博三年客,日有江湖万里心。暂得野亭留马足,强循疏柳步堤阴。无人携手共吴语,得意摇头时越吟。何日东郊过微雨,并骑鞍马去同寻。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