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山岩

岩窦天下奇,黄诗天下稀。
洞明无所隐,石势争欲飞。
雷鼓今犹在,澹仙何未归。
磨崖文断灭,苔藓却成衣。

作品评述

《澹山岩》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远猷。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澹山岩》中文译文:
岩窦天下奇,
黄诗天下稀。
洞明无所隐,
石势争欲飞。
雷鼓今犹在,
澹仙何未归。
磨崖文断灭,
苔藓却成衣。

《澹山岩》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山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岩的敬畏和赞美。诗中的山岩被描绘为非常奇特的存在,岩窟中的景象无与伦比,仿佛是整个世界的奇观。而黄诗则被形容为天下稀有的珍宝,显示出作者对黄诗的推崇和珍视。

诗中描述的山岩洞穴明亮透彻,没有任何可以隐藏的东西,显示出山岩的质朴与纯净。岩石的形态犹如欲飞,展现出它们雄浑的力量和蓄势待发的姿态。这种景象让人感到震撼和惊叹。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雷鼓,指的是山岩中的雷声和鼓声依然存在,显示出山岩的威严和永恒。澹仙指的是居于山岩中的仙人,他们以其超凡脱俗的境界令人向往,但此刻他们却未归来,也许暗示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思念。

诗的最后两句描述了山岩上的刻文已经磨灭,但却被苔藓所覆盖,苔藓凝结成衣裳的形状。这种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但山岩的存在却是永恒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山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仙境的向往。山岩被描绘为神奇而威严的存在,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永恒的存在。诗词中的意象和语言运用都很贴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情感共鸣。

诗词推荐

酒泻银壶莫近傍,怕惊花睡损残妆。拟题报答春风句,也恐春风未敢当。

春溪正含绿,良夜才参半。持矛若羽轻,列烛如星烂。伤鳞跳密藻,碎首沈遥岸。尽族染东流,傍人作佳玩。

火伞朝张复暮张,若教无月底禁当。隔林欲上光先漏,窥户无多气已凉。万里无云天似水,一奁新镜色如霜。广寒宫里应无酒,挽住姮娥劝一觞。

身占河南第一功,力行笃信守家风。渊源漫说斯文丧,深切今知此道东。七日梦楹终有待,三年筑室恨无从。嵩伊千古漫淳气,收入稽山鉴影中。

一释迦佛起天竺,罗汉五百又十六。中华止绘十六僧,贯休十八老笔续。千无万无无更无,芥子须弥一扫俱。阿字义门总深入,画图岂止伐颛臾。咄,伏虎降龙两尊者,此卷写一犬如狮一仙鹤,精妙丝毫无苟且。笔墨游戏真,古今劫火燃。卷起短轴且饮酒,西窗万里开青天。

符札深投进玉函,琅琅震响穴难探。隔凡不许游人到,一窦中藏万丈潭。

壮岁悟修性,磨砻谢圭角。随身尘网中,意气翔寥廓。动遭白眼观,罕识黄金诺。圣贤皆吾心,所读真糟粕。妙处谁与语,此道今萧索。西施及嫫母,本身非美恶。掩关学宴坐,浩气合冲漠。身世鸿毛轻,利名蝉翼薄。兀兀寡知音,头童齿将豁。向未得良友,杯酒屡同酌。见我辄倾倒,清音

狂颇如豪拙似痴,人难忍者我能之。六旬老境三椽屋,四海虚名万首诗。不惜黄金偿酒债,犹将白发缀花枝。儿孙十辈谁家有,心事唯应造物知。

谷虚繁地籁,境寂散天筇时。

翠蕤插云表,初意隔仙凡。临风据案一见,邂逅似开颜。几欲拿舟九曲,便拟扪参绝顶,直下俯尘寰。聊此税吾驾,赢得片时闲。问仙人,缘底事,去不还。长风浩浩,何许清梦杳难攀。只有苍烟古木,好在清湍白石,依旧画图间。回首武夷路,杳霭没云鬟。

东园连宅起,胜事与心期。幽洞自生药,新篁迸入池。密林行不尽,芳草坐难移。石翠疑无质,莺歌似有词。莎台高出树,藓壁净题诗。我独多来赏,九衢人不知。

时雨散繁绿,绪风满平原。兴言慕君子,退食在丘园。出应当世务,入咏幽人言。池流淡无声,畦蔬蔚葱芊。高林丽阳景,群山若浮烟。好鸟应候鸣,新音和且闲。时与文士俱,逍遥农圃春。理远自知简,情忘可避喧。庶云保贞和,岁暮委周旋。

感念垂弧日,无成忽老衰。尚须庚登诺,可讳甲辰雌。但有散人传,难胜幼妇辞。呼兄张座右,言配蓼莪诗。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紫盖嫩贴水,玉梢长刺沙。避风红出没,惊雨绿交加。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拨刺金鳞竞跃渊,决非明月载空船。有鱼不供行人买,莫是渔翁不爱钱。

绿杨庭院觉深沈。曾听一莺吟。今夜却成容易,双莲步步摇金。歌声暂驻,颦眉又去,无计重寻。应恨玉郎殢酒,教人守到更深。

潘君狂甚诗能古,叶子文高世莫惊。何处有田求二顷,向来三月决归耕。

旦夕天气爽,风飘叶渐轻。星繁河汉白,露逼衾枕清。丹鸟月中灭,莎鸡床下鸣。悠悠此怀抱,况复多远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