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二首

行年五十尚青衫,耿耿胸中负不凡。
那意宁馨联桂籍,只知清白映冰衔。
平生济叔耽周易,何日商宗起傅岩。
好上公车治安策,绿缇飞诏下方函。

作品评述

《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二首》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庆谦子过省为背景,通过表达作者对庆谦子的赞美和祝愿,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和追求清白高洁的理念。

诗词的中文译文:
行年五十尚青衫,
耿耿胸中负不凡。
那意宁馨联桂籍,
只知清白映冰衔。
平生济叔耽周易,
何日商宗起傅岩。
好上公车治安策,
绿缇飞诏下方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五十岁的庆谦子过省为契机,表达了作者对庆谦子的敬佩之情以及对他未来成功的祝愿。诗中,作者称赞庆谦子尚青年之服饰,表明他的精神依然年轻活跃。作者进一步称赞庆谦子的胸怀,认为他拥有非凡的才华和志向。庆谦子的意志如同馨香的桂花与清白的冰相映成趣,展现了他品格高尚、纯洁无瑕的特质。

诗中还提到了庆谦子对于周易的研究,显示了他对于古代经典的钻研和执着追求。作者希望庆谦子能有一天能在商宗(指商朝)傅岩(指商朝创始者伊尹)的启发下崛起,取得卓越成就。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庆谦子的期望和祝福。作者希望庆谦子能够得到上级官员的赏识,能够上升到高位,为治理国家的安定出谋划策。绿缇飞诏下方函,意味着皇帝的诏书将会派遣使者来邀请庆谦子担任重要职务。这种祝愿和期待显示了作者对庆谦子的高度评价和对他未来的美好展望。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庆谦子的敬佩和祝愿,展现了作者追求清白高洁、崇尚才德的价值观。通过对庆谦子的赞美,作者也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清廉官员的向往和对社会安定的期望。整首诗意蕴含丰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宋代士人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诗词推荐

相见江南情不少。尔许多时,怪得无消耗。淡日暖云句引到。阑干寂寞怜春小。宫面可B62C匀画了。粉瘦酥寒,一段天真好。唤起玉儿娇睡觉。半山残月南枝晓。

从教凿石置官场,不怕沧溟地脉伤。薜荔斸开山鬼泣,莓苔迸出水精凉。东周以后一春梦,西晋于今几夕阳。自有青天开豁处,高秋买棹泛苍茫。

前山不可望,暮色渐沉规。日转须弥北,蟾来渤海西。风铃乱僧语,霜枿欠猿啼。阁外千家月,分明见里迷。

流落夜凄凄,春寒锦浦西。不甘花逐水,可惜雪成泥。病眼嫌灯近,离肠赖酒迷。凭君嘱鹎鵊,莫向五更啼。

杯渡当过白鹭滩,石城春气尚微寒。公台谒罢如乘兴,试访南朝事迹看。

文物以纪,藻色以明。礼备奉举,遹观厥成。睿知有临,诞甫文德。教雨化风,洽此四国。

一晴疑尚暑,一雨顿能寒。气候从兹变,病躯那得安。频闻风淅淅,不风日团团。附火贪新燎,添衣怯带宽。

东城移疾久离居,安得疑蛇意尽袪。诸老何为谗贾谊,君王犹未识相知。浮沉俗喜随时态,磊落材多与世疏。谁谓文章金马客,翻同憔悴楚三闾。

二十年来说是非,一生能系几安危?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春蓓蕾。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出栏抽五七,当户罗三四。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稀生巧补林,并出疑争地。纵横乍依行,烂熳忽无次。风枝未飘吹,露粉先涵泪。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采药归来抱膝吟,烟霞情性爱山林。不留踪迹在图画,三十六峰何处寻。

人没琴亡竹坞东,到来不与旧时同。白云秋石荒凉尽,空对寒山落木中。

昔我过此暑正薄,是时此亭亦新作。竹移不问醉与迷,柯叶一敷无病箨。今兹再来毒热新,客尘昏昏能病人。正思一坐此亭上,骇俗宁待徵龙鳞。世将大热比酷吏,亦以清风喻君子。公凉何止一庭中,寒露清冰遍闾里。嗟我行色一何心,不及亭成分韵诗。竹溪之逸故难著,竹林之贤容可追。

根枝不入灵和殿,枉为人间拂马蹄。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朝暾下接水光明,风激涛头浪卷层。衮衮舟帆来复往,江心笑杀几閒僧。

转输争合滞才华,急诏重乘上汉查。继我已吟红药树,劝君曾赋海棠花。词随健笛光纶诰,诗落成都灿绮霞。应笑同时东观客,商於憔悴似长沙。

世间何处觅西湖,风月无边酒一壶。尽道此中如画景,不知此景画中无。

闲步浅青平绿,流水征车自逐。谁家挟弹少年,拟打红衣啄木。山花雨打尽,满地如烂锦。远寻鹧鸪雏,拾得一团蕈。大牛苦耕田,乳犊望似泣。万事皆天意,绿草头蕺蕺。斜阳射破冢,髑髅半出地。不知谁氏子,独自作意气。牛儿小,牛女少,抛牛沙上斗百草。鉏陇老人又太老,薄烟漠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