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和陈郎中丹桂三首

千古陵阳芳桂丛,凌风擎出蕊珠宫。
渥丹自是天然质,不学桃花点注红。

作品评述

《代和陈郎中丹桂三首》是宋代诗人陈耆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古陵阳芳桂丛,
凌风擎出蕊珠宫。
渥丹自是天然质,
不学桃花点注红。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陵阳地区盛产的芳香桂花。桂花簇拥成丛,如同宫中挂满了珍珠般,在风中矗立,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桂花的颜色鲜艳如红宝石,而且这种颜色是天然的,不需要学习桃花点缀才能变得艳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描绘了陵阳地区盛产的桂花。陵阳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故乡,盛产名贵的桂花。诗人以"千古陵阳芳桂丛"开篇,表达了桂花在陵阳地区的长久存在和丰盛的生长。"凌风擎出蕊珠宫"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桂花盛开时花朵高挂在风中,如同一座珍宝般的宫殿。这样的描写使人感受到桂花的高贵和典雅。

接下来的两句"渥丹自是天然质,不学桃花点注红"表达了桂花红艳的颜色是天然的,不需要像桃花一样人为地点缀。这种自然的红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表达了桂花独特的魅力和美丽。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陵阳的桂花景象,通过对桂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倾慕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这首诗词以其简练的表达方式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陈耆卿的才情和对桂花美的独到感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陈耆卿(一一八○~一二三六),字寿老,号篔窗,临海(今属浙江)人。从叶适学。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时年三十五。十一年,爲青田簿,十三年,改庆元府教授。歷舒州教授(《水心文集》卷二五《陈处士姚夫人墓志铭》)。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除秘书省正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累迁着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官终国子司业(《赤城诗集》卷二)。三年卒(《全宋词》)。有《篔窗集》初集三十卷、续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一卷。另纂有《嘉定赤城志》四十卷。事见本集自序及有关诗文。 陈耆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篔窗集》爲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好景无穷巷,名园有异姿。春今十分好,花又一番奇。比目红绡结,双鱼碧玉枝。孤窗还遣伴,空忆美人词。

除听好语耳常聋,不见诗人眼底空。莫怪出城为长史,总缘山在白云中。

兰阶初擢秀,棣萼亦聊芳。幻化应难料,悲欢独两忘。达生知有道,养性更傅芳。一笑乘云去,谁知本不亡。

豹雾谷容晦,虎风林响寒。通宵喧涧濑,出日照岚峦。掩卷妨作乐,搘筇咏考槃。王孙有窟宅,吾道尚艰难。

桃花浪里泊扁舟,草草相逢恨莫留。一自春风来折简,几番夜月独登楼。尘踪偃蹇长怀旧,蓬鬓萧疏又见秋。为报故人安好在,身闲不负远公游。

二月韶光好,春风香气多。园中花巧笑,林里鸟能歌。有恨离琴瑟,无情著绮罗。更听春燕语,妾亦不如他。

幅巾云麓。笑人生瓮等,何时是足。莫道年来无好处,第一秫田新熟。孙息乘鸾,大儿荐鹗,翁已恩袍绿。笑谭戎幕,仅教岳也碌碌。是则江南江北,月明飞梦,认得溪桥屋。多少睡乡闲日月,不老柯山棋局。唱个曲儿,吃些酒子,检点茅檐竹。问梅开未,一枝初破寒玉。

浅见有知有识,深通无悟无迷。了然顿觉入希夷。此是男儿正智。达道岂离方寸,明心何在天西。终朝闲坐细寻思。裂转机关便是。

仙署棣华春,当时已绝伦。今朝丹阙下,更入白眉人。重振高阳族,分居要路津。一门科第足,五府辟书频。鸷鸟得秋气,法星悬火旻.圣朝寰海静,所至不埋轮。

奔波朝士觅官忙,独买扁舟去意长。汲黯旧闻羞作令,冯唐今愧老为郎。鵷鸿引去知何慕,鸥鹭归来不乱行。窃食端输厕中鼠,惊余犹得饱饥肠。

亭下冷泉清,松深地绝尘。细看门外村,几换寺中人。别嶂孤猿晓,幽花百鸟春。坐来危石上,疑是比丘身。

[黄钟为角]魄生自西,照望太阳。下暨储神,贶施万方。节适风雨,富我困箱。共承嘉祀,惟以迪赏。

尹心随处验,舜乐切身看。春味注胸臆,秋河悬笔端。胡为铁研弊,才脱紵袍酸。天匪梦者,吾於由也观。

连城价重虽非玉,千古名存寿此山。野服闲居颇相称,无端因得玩如环。

山前急雨促春耕,废我徜徉小圃行。今日定知晴有意,咤然林际一声莺。

冻岫立高白,晓寒生太虚。闭门翻巾幐,偶见良友书。书中有长句,别怀陈郁纡。吐凤词既绝,续貂理难如。起望新乡云,一读三卷舒。繁思揽中扃,赖此豁欲无。鹄鸡有潜化,蓬麻岂资扶。吾人交义深,不恨相见疏。但恐德不修,心期愧非初。

四事供养敢辞劳,自有摩尼价最高。任君宝满三千界,性无利益漫丰豪。

鲁国诸儒走月题,甘於圣学饱羹藜。不知荷篠人归后,谁似张侯为割鸡。

黄金柳嫩摇丝软。永日堂堂掩。卷帘飞燕未归来。客去醉眠欹枕、殢残杯。眉山浅拂青螺黛。整整垂双带。水沈香熨窄衫轻。莹玉碧溪春溜、眼波横。

生哀百十载,死苦千万春。何为千万春,厚地不复晨。我非忘情者,梦故不梦新。宛若昔之日,言语寻常亲。及寤动悲肠,痛送如刮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