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雪窦

乳峰真可避人閒,上妙高台天可攀。
未说旷怀便笑傲,堪从险处习閒关。

作品评述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雪窦》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这首诗运用了咏物的手法,描绘了雪覆盖下的山峰景色。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乳峰真可避人闲,
上妙高台天可攀。
未说旷怀便笑傲,
堪从险处习闲关。

译文:
乳峰真的可以避开人群的喧嚣,
登上妙高台,触摸天际。
未曾言说广阔心胸,却已经笑得自在洒脱,
宜在险峻之地领略宁静和闲适。

诗意:
这首诗以雪覆盖的山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与对宁静和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山峰的高耸与雪覆盖,表达了山峰独立、避世的特质。他称赞这座山峰可以让人远离尘嚣,上到妙高台可以近乎触摸天空,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人认为,在这样的地方,人们能够放松心情,体验广阔的心胸和内心的宁静,笑对人生的一切,洒脱自在。他呼吁人们应该从险峻的环境中领悟到宁静和闲适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雪窦(指山峰)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雪窦的高耸和雪覆盖与人们的喧嚣和纷杂相对照,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和心理对比。诗中的“乳峰”和“上妙高台”形象生动,使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山峰的壮丽和高远。诗人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寓意了人们在繁忙喧嚣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内心宁静和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性。整首诗意境高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和内心宁静的向往,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启迪。

诗词推荐

生杀存亡我敢专,德刑予夺出诸天。曰天所命惟其理,夫岂谆谆告语然。

竹鸡啼雨隔林塘,四月山深梅未黄。水近洞门云气湿,葛花开上石眠床。

烟草埋鸿钟,劫灰隐金关。玉殿空明月,春潮去不还。十二白玉阑,当年有谁攀。

两耳炉焚柏子,一拳不养菖蒲。客至莫谈尘事,略寒温外跏趺。

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鸡唤觉。匆匆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前驱风触鸣珂,过霜林、渐觉惊栖鸟。冒征尘远况,自古凄凉长安道。行行又历孤村,楚天阔、望中未晓。念劳生,惜芳年壮岁,离多欢少。叹断梗难停,暮云渐杳。但黯黯魂消,寸肠凭谁表。恁驱驱、何时是了。又争似、

易刻无瑕玉,难匀不汗敉。有谁同素绚,无物比生香。宝靥三年笑,水肌六月凉。畹兰何足佩,怀勤枉沉湘。

自得田园趣,临溪屋数椽。最堪犂钓处,只在水云边。细雨归庄犊,斜阳晒网船。烹鲜供一饱,垂老正相便。

看看静,见其端。星河斗湿,月窟蟾寒。体无棱缝,用绝痕瘢。不须喝彩还赢也,已见双双六在盘。

出郭暄欲暑,涉林清自秋。步随目力高,身与山气浮。飞来辛夷花,拾得莲叶舟。一声提壶庐。四顾丛薄幽。诘屈九曲屏,突兀十二楼。泉流涧级峻,云起峰阴稠。左摩紫髯兕,右拂苍鳞虬。牵衣憩更好,拥策登三休。上呼笙箫侣,下瞰锦绣州。豁落不平事,消融无涯忧。太极浩初判,此山

红牙初展。象板如云遮娇面。曲按宫商。声遏行云绕画梁。正当衮遍。休唱阳关人肠断。劝饮流霞。祝寿千年转更加。

春风今日扇微和,触目江山发兴多。如画幽岩无十里,轻衫短帽得婆娑。

解缆浙江头,真成汗漫游。山川元历历,云水自悠悠。举翮笼水鸟,归心水上鸥。夕阳谁共感,一雁度南楼。

绝嗤梁梦误金瓯,又叹祁征困木牛。只藉人才作元气,闻公安健百无忧。

清风明月本无边,我亦寻盟到白莲。青玉轩前坐来久,淡中滋味自相贤。

金谷繁华四散空,但闻啼鸟怨东风。楼台基坏丛生棘,花木根虚久穴虫。蝶使几番飞不断,蚁宫何日战方终。十年孤负春光好,叹息园林旧主翁。

初春遍芳甸,千里蔼盈瞩。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

主家台沼胜平阳,帝幸欢娱乐未央。掩映雕窗交极浦,参差绣户绕回塘。泉声百处传歌曲,树影千重对舞行。圣酒一沾何以报,唯欣颂德奉时康。

骇雉丹青人姓边,无花无石自瞿然。已能倚壁音声绝,何用蹲飞欲上天。

治世求归济物功,希夷入我道情中。从头日日被烦恼,烦恼思量摠是空。

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