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图知江陵

捧诏出荆州,天心寄远忧。
行车残残雪,寒色犯轻裘。
祖軷山川阁,歌骊道路愁。
吏迎多越乘,兵卫粲吴钩。
地与蛮溪接,江通汉水流。
风宜橘林赋,俗尚竹枝讴。
樽俎思畴日,烟云感旧游。
终当劳待从,宁久渚宫留。

作品评述

《王龙图知江陵》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讲述了他捧诏出荆州、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捧着皇帝的诏书,我出发前往荆州,心中忧虑重重。行车时,雪花翻飞,冷意透过轻薄的衣裘。经过祖庙和山川,走过歌唱着的骊山道路,心中感到无限愁苦。路上,官员们坐在越国的车上,士兵们手持着锋利的吴钩。这里的土地与蛮族的溪流相接,江水汇入汉水。这里的风光宜于赋诗写橘林,人们风俗则喜欢唱竹枝曲。想到饮宴之时,便想起昔日的游乐,烟云之中,感慨万千。最终,我将不得不劳心费力,等待着回归,不愿久留渚宫。

诗意:
这首诗是梅尧臣在出使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他的行车途中所见所感。诗人的心情表达了他在远离家乡的异地,经历了孤独和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细腻的描写了路途中的风景和人物,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和人文的感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行车途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的感悟和情感。诗人以自然景观和人文风俗为线索,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既有景物描写,又有感叹抒发。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人群的观察,表现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诗人的感悟,读者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这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文化景观。

总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爱,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北梦琐言》)楚里八千里,槃槃此都会。巍峨数里城,远水相映带。(《方舆胜览》)

浮云归大壑,敛迹随风去。我生等浮云,亦与飘风遇。驰送山谷中,邈然不知处。云散风已息,澄秋廓天宇。庶云大化尽,讵为身后虑。

漠漠春芜春不祝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飞絮。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

谢郎双桧绿于云,昏晓浓阴色未分。若并亳宫仙鹿迹,定知高峭不如君。

壑源春未回,已著金鼓促。争先入包匦,价比金盈斛。何人敢僭睨,奉御食惟玉。草荈空有名,气格臣与仆。怀侍凝粹,苦口同启沃。散仙今得伴,鸾凤相追逐。雪泛定州瓷,浇此饮河腹。饱食惭太仓,那复惊宠辱。

尝闻有为法,佛说如梦幻。胡然座堵波,香花耀凡眼。

昨夜姮娥到万山,更携青女散山间。天明欲去归不得,化作此花来破颜。

石龟无语对东风,海鹤曾迷晓市中。三十六鳞朝夜月,玉钗人在水晶宫。

山骨何时凿,泉泓几许深。膻芗四时供,教养百年心。派可栽莲实,傍宜引竹林。勿云闲草木,于以助徽音。

凡有水竹处,我曹长先行。愿君借我一勺水,与君昼夜歌德声。

故人话别情难已。故人此别何时会。江上驻危亭。离怀牵故情。悠悠东去水。簇簇渔村市。应记合江滨。潇湘别故人。

当年赤手战南宫,道眼收归造化中。欲把一陶成异日,已教两度受春风。登门英俊知何限,著意孤寒却最丰。但愿身如秋后菊,橘州深处寄霜丛。

柳暗花明。江村□路,微雨才晴。一个扁舟,尽容渔叟,到处闲情。往来凫渚鸥汀。新朋间、旧人争送迎。麦饭榆羹,故园寒食,误却归程。

草草离亭鞍马,从远道、此地分襟。燕宋秦吴千万里无辞一醉。野棠开,江草湿,伫立,沾泣,征骑駸駸。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金船满捧。绮罗愁,丝管咽,回别,帆影灭,江浪如雪。

忆昔两京官道上,可怜桃李昼阴垂。不知谁作巡花使,空记玄宗遣种时。

恃险不能久,六朝今已亡。山形象龙虎,宫地牧牛羊。江上鸥无数,城中草自长。临流邀月饮,莫挂一毫芒。

笋充庖,日百尾。千角鹿,九首虺。心生窍,浑沌死。搜中林,撅稚子。腹便便,老饕耳。

秋窗夜雨湿晴空,水国新凉满袖风。更向西湖见西子,御风如过紫霄峰。

晓窗明绿纱,蜀锦压春卧。横腮虎魄冷,惊起新梦破。玲珑转条脱,缥缈梳矮堕。高轴响银床,时误君车过。

岁月潜消日里冰,依然来见佛堂灯。此身已自非前我,问法何妨似旧僧。洒面飞泉时点点,压池苍石尚层层。遥知近爱金山好,江水煎茶日几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