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闻雁

微日输晴宿霭妆,征鸿迎暖到南州。
相呼相唤稻粱熟,年去年来芦苇秋。
琴操曾遗中散恨,海濒还见子卿不。
夕阳莫傍江楼去,长有别离人倚楼。

作品评述

《暮秋闻雁》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微弱的阳光透过晴朗的天空,淡淡的雾霭如妆点一般。南方的州城迎来了温暖的候鸟。它们相互呼唤,稻谷和谷物已经成熟,岁月流转,芦苇在秋风中摇曳。曾经演奏过琴曲,留下了中散的悲伤,海边依旧见到了子卿的身影。傍晚时分,不要离开江边的楼阁,这里长久以来是别离之人倚靠的地方。

这首诗描绘了暮秋时节的景象,通过描写微弱的阳光、晴朗的天空和淡淡的雾霭,展现了秋天的凄美氛围。诗中提到的候鸟迁徙,稻谷和芦苇的成熟,以及琴曲中的悲伤,都是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寄托。诗人通过这些形象,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离别之情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的“海濒还见子卿不”是指子卿这个人物即使在海边也能感受到他的存在,暗示了诗人对于亲友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夕阳莫傍江楼去,长有别离人倚楼”,表达了对别离的不舍和对归乡的期待,江楼成为了别离之人倚靠的地方。

这首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绘,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离别和思念的感慨。同时,诗词的节奏和韵律流畅,给人以悠扬的音乐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深沉的情绪和诗意的美。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诗词推荐

落花净扫青阴长,野蝶闲飞绿草闲。侍从归来看鹤舞,便将樽酒欲招闲。

好事东君不惮劳,点妆梅柳见才高。尽输好景资元日,故遣清斋入我曹。锦绣忽贻新笔墨,琼瑶无以报瓜桃。春风遍染西湖绿,且涤金杯共漱醪。

不学相如故倦游,身唯晏子一狐裘。眼明自可空群象,笔健何妨力万牛。许我春风还帝所,多君雪浪转船头。爱山堂下平生梦,试问梅花可忍不。

邻家不识斗鸡翁,闭户能齐隐者风。顾步曾为小山客,成名因事大江公。一身千里寒芜上,单马重裘腊月中。寂寂故园行见在,暮天残雪洛城东。

野寺埋荒草,浮屠出近郊。松声来葆乐,竹影乱旗梢。地僻钟鱼响,庭空燕雀巢。断崖流涧远,隐隐下山坳。

忧悲欲作煎心火,荣利先为翳眼尘。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昨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自古帝王宅,城阙

有客经巫峡,停桡向水湄。楚王曾此梦瑶姬,一梦杳无期尘暗珠帘卷,香销翠幄垂。西风回首不胜悲,暮雨洒空祠。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吾道成微哂,时情付绝言。凤兮衰已尽,犬也吠何繁。轻重忧衡曲,妍媸虑镜昏。方忻耳目净,谁到翟公门。

迟红酣日照修筠。光景一时新。万物却游尘。看出浴、温泉太真。榜上龙虎,班头*鹭,无复困冠巾。花亦只天民。问身到、黄扉几人。

杨柳阴阴一径苔,先生曾是手亲某。几年杖屨追随乐,今日翻成梦里来。

马蹄如水朝天去,冷落朝云。心事休论。蘸甲从他酒百分。不须更听阳关彻,消尽冰魂。惆怅离尊。衣上馀香臂上痕。

每从白马望吴门,天堑长江隔梦魂。缟带交情惟汝在,练裙书法好谁论。支硎鹤去云千片,茂苑花飞水一村。何日黄金祠贾岛,玉阑花下酹清尊。

草木味自同,樽酒欢相与。旧梦忽以醒,恍不如何所。

光顺门前系马吟,弘文馆里翠云春。却怜白首河西尉,枉作蓬莱献赋人。

危阑看月,番做听秋雨。一滴一声愁,似相伴、离人悲苦。笼香袖冷,独立倚西风,红叶落,菊花残,都是关情处。如何排遣,赖有高阳侣。长啸酒垆边,且同赋、秋娘词句。山翁醉矣,一笛小楼空,思往事,看孤云,目断征鸿去。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丁宁寄语东林老,莲社从此著力修。

西池南岳坐相邀,仿佛烟中白玉桥。手炙鹅笙踏云路,灵音一半入琼箫。

玄云驾雨来,垂垂势未已。双袖貯疏凉,六幕净余滓。锦飘风撼花,玉逗水循轨。窗峰碧巑巑,陇麦青靡靡。诗人笔欲髠,行子步难跬。虀盐老青衫,文字乱乌几。咄咄怪书空,呜呜热浮耳。不肯卧南阳,刚学蛰龙起。

鲁公之节非一死,其谁碑之子曾子。鲁公之德人未知,其谁堂这张紫微。继公作郡五百载,登堂思公宛如在。江南遗墨处处传,鲁公去作麻姑仙。一杯相与借风月,但见云碧开池莲。紫微声名今第一,归上鸾台应不日。笑谈千里无兵戎,临川草木生春风。他年道傍儿女说,不思鲁公思张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