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一作李益诗)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平明独惆怅,飞尽一庭梅。

作品评述

《闻笛(一作李益诗)》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作者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了远处笛声的悠扬,引发了他对家乡、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深切思绪。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平明独惆怅,飞尽一庭梅。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笛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归乡的思念之情。夜晚的笛声在宁静的夜空中回荡,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让他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尽管笛声悠扬动人,但愁苦的人们却不愿去聆听,只有在他们的愁思之中,笛声自然地飘荡到了他们的枕前。风起时,塞外的云彩被吹散,夜深时,城关的明月也悄然升起。而在黎明时分,诗人却独自感到忧伤,周围的梅花也飘落殆尽,勾画出时光逝去和离愁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听到笛声时的情感体验。通过夜色、笛声、风起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归乡和离别的思念之情。在诗的结构上,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抒发情感的手法,通过几个描写环节将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诗中情感层层递进,最终将读者引向了一个深沉而内省的境界。

此诗与唐代李益的《夜泊牛渚怀古》有一定的共鸣,都是通过夜晚的景象抒发对过去和故乡的思恋之情。通过笛声、月色等意象的交织,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离愁别绪。戎昱在这首诗中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使人对诗人的内心体验产生共鸣。

作者介绍

戎昱,荆南人,登进士第。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建中中,为辰、虔二州刺史。集五卷,今编为一卷。

诗词推荐

倾壶岂徒强君饮,解带且欲留君谈。洛阳旧友一时散,十年会合无二三。京师旱久尘土热,忽值晚雨凉纤纤。滑公井泉酿最美,赤泥印酒新开缄。更吟君句胜啖炙,杏花妍媚春酣酣。吾交豪俊天下选,谁得众美如君兼。诗工鑱刻露天骨,将论纵横轻玉钤。遗编最爱孙武说,往往曹杜遭夷芟。

一言恩重降云霄,魔劫成尘感不销。未免初禅怯花影,梦回持偈谢灵箫。

十载松关隔世尘,俯襟云石骨毛清。他时脱得浮名利,好作清凉境里人。

邹阳困游梁,自喻托枯朽。功名彼何能,慷慨终无取。宁知古君臣,义盖存师友。高谢亦有人,班班推广受。先师有遗言,何有居夷陋。叹息柳仪曹,枉尺赞五就。诗书自青矜,事业见白首。基本苟不定,岁月宁能又。煌煌潇湘姿,肯杂摣梨饾而彼倚市门,讵复工刺绣。骐骥伏盐车,驽骀空

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做一个穷风月训导。

小小峰峦对起。芳树重重相倚。清溜绕阶除,聊备一池春水。游戏。游戏。适意随缘足矣。

杖头挑得布囊行。活计有谁争。不肯侯家五鼎,碧涧一杯羹。溪上月,岭头云。不劳耕。瓮中春色,枕上华胥,便是长生。

翠树青烟笑语稠,家家领客醉松楸。老翁哭子气欲绝,行到前村更转头。

荷花烂熳红,不见方塘水。岧峣结飞阁,苒惹清香里。露重忽欹侧,翩然翠禽起。

半世功名误,苍颜幕府游。文辞追楚些,得失付阳秋。荐牍文交上,衡门岂重留。青云看稳去,快处一回眸。

故人荆河掾,尚有柏台威。移职自樊沔,芳声闻帝畿。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松菊无君赏,乡园懒欲归。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画空作唐字。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万里山川宽眼界,两湖风月送天涯。云通巫峡襄王梦,鵩吊长沙贾谊家。

家在敬亭东。老桧苍枫。浮生何必寄萍蓬。得似满庭芳一曲,美酒千钟。万事转头空。聚散匆匆。片帆称挂晓来风。别后平安真信息,付与飞鸿。

昔年严大夫,偶来急迁谪。我本麋鹿姿,得此已自适。乘闲陟上方,遍寻唐人石。岂期当三伏,一天云四幕。快哉风时来,万籁相呼吸。雨余禾麻润,是山皆喜色。一杯倾晚饮,绿瓜间朱实。是非不到耳,休厌山城寂。树影抹横烟,角声暗落日。长江去不返,况此百年客。企首老玉仟,白发

叶有苦寒色,山中霜霰多。虽此蒙阳景,移根意如何。

中外衣冠盛,流传识后凋。声名三语掾,身世半僧寮。宝晋书尤逸,坡仙隐可招。梅溪残月堕,芜没旧风标。

三清门户出无猜,自是凡夫不肯来。月魄日魂为道路,虎泉蛇火作梯媒。三田勤固元精种,一鼎坚牢后却开。无质自然生有质,真胎能解结灵胎。

朝下归来只闭关,羡君高步出人寰。三年不见尘中事,满眼江涛送雪山。

客入毛公洞,洞深人不还。明年探禹穴,相见会稽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