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广东黄漕生辰六绝

上界仙官孰礼勤,逍遥归入散仙群。
百千岁后人相识,白石山前黄老君。

作品评述

《贺广东黄漕生辰六绝》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界仙官孰礼勤,
逍遥归入散仙群。
百千岁后人相识,
白石山前黄老君。

诗意:
这位仙官从上界降临,他以勤奋之心向上界仙官致敬。如今他已经自由自在地加入了散仙的行列。千百年后的人们都会认识他,他是那位居住在白石山前的黄老君。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仙官的故事,他从上界降临到人间,成为了散仙中的一员。诗中表达了对这位仙官的敬佩和祝贺之情。仙官在上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决定返回散仙群中,这是他追求自由和逍遥的选择,也是对人间生活的向往。诗词中的白石山和黄老君都是道教的象征,白石山是道教圣地之一,而黄老君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祇,因此诗词中的这些意象进一步强调了仙官的身份和他的归宿。

整首诗词简洁明快,用字朴素而富有力量。作者通过表达对仙官的赞美和祝贺,展示了对仙界和人间的幻想和向往。诗词中的仙境与人间的联系使人们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和神秘感,同时也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由和追寻精神境界的共同愿望。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温公言语药石谱,犹子文章星斗罗。家世有方能治国,宦游无地可降魔。谛观深世著明论,平视贤良方正科。四海共知勋室后,亨年孰似贾生多。

摩诘文殊同说法,少陵太白细论诗。他年谁继容斋笔,应恨萧条不并时。

三更露气满秋堂,秘诀新传食月芒。安得南楼三百尺,暂容老子据胡床。

相君家,宾宴集。秋叶晓霜红湿。帘额动,水纹浮。缬花相对流。薄霞衣酣酒面。重抱琵琶轻按。回画拨,抹幺弦。一声飞露蝉。

节第茫茫逝水如,髯朱宁复与之俱。绝怜老子经行地,一笑知心更有无。

雅意待蟾光,烦襟期爽快。无云点太清,远贤周色界。天光净琉璃,露下真沆瀣。勤渠谂后人,宜葺不宜坏。

南游曾去海南涯,此去游人不易归。白日雾昏张夜烛,穷冬气暖著春衣。溪荒毒鸟随船啅,洞黑冤蛇出树飞。重入帝城何寂寞,共回迁客半轻肥。

鸤[1]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鸤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高郎櫑具映峨冠,沈燎茶铛一室安。游刃圣经千载计,即今长铗未须弹。

凤凰楼观冷横秋,桥下长波入海流。千百年来旧朝市,几番人向此经由。

久陪译馆清流集,吟苦霜添两颔髭。厌驻王成思旧隐,年来却赴白云期。

闰去秋归早,开轩洒病襟。晓风凌羽扇,商气袭瑶琴。竹雨无情碧,荷烟底事深。萧萧差可赏,只是恨年深。

蒙茸冒枯几,想像挂霜枝。永失金衣友,文章安用为。

尘埃终日满窗前,水态云容思浩然。争得便归湘浦去,却持竿上钓鱼船。

松子落何年,纤枝长水边。斫开深涧雪,移出远林烟。带月栖幽鸟,兼花灌冷泉。微风动清韵,闲听罢琴眠。

海南一片水云天,望眼生花已十年。忽一二时回首处,西风夕照咽悲蝉。

决决清溪漱绕堂,兴来随意转藜床。畏人野鸟疑花动,收蜜山蜂误酒香。杏子带须红半抱,药苗退甲绿新长。风光须是閒时见,身世今欣已两忘。

城上落梅风料峭,寒馥逼清尊。爽兴天教属使君。雪意压歌云。插帽殷罗金缕细,燕燕早随人。留取笙歌直到明。莲漏已催春。

枝头寂寞若为情,唤起毛锥为写神。月下风前长玉立,娟娟一纸四时春。

眼似真珠鳞似金,时时动浪出还沈。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江湖岁月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