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山僧舍

竹密通幽境,横桥逐涧斜。
阴崖耸珪壁,古蔓引龙蛇。
寺僻虚僧磬,亭荒足兔罝。
紫微今不见,著意采黄花。

作品评述

《齐山僧舍》是一首宋代诗歌,作者是王巩。诗歌通过描绘一片幽静的竹林景象,展示出山水之美和僧舍的寂静,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追寻。

中文译文:
竹密通幽境,横桥逐涧斜。
阴崖耸珪壁,古蔓引龙蛇。
寺僻虚僧磬,亭荒足兔罝。
紫微今不见,著意采黄花。

诗意:
诗人以竹林和僧舍作为写景的主题,表达出荒僻幽静的山林之美。诗中的竹林阴郁幽深,与山涧之间的横桥相连,增加了一种纵深感与远离尘嚣的意境。阴崖高耸,珪壁峻峭,古蔓曲折如龙蛇,象征着历史的延绵和文化的传承。僧舍虽偏僻但和谐安宁,寺内传来虚拟的僧磬声,亭中的荒芜甚至连兔罝(古代捕兔的陷阱)都忘置了。最后两句“紫微今不见,著意采黄花”是对儒家文化的追寻,紫微指北斗星,象征着道德高尚和莘莘学子所向往的方向,而“黄花”则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象征之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笔触,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出山水的清幽与僧舍的宁静。诗人运用了富有艺术感的词语和形象,通过大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追求宁静与美好的情感。诗人无论是对山林的描绘还是对文化的追寻,都表达了对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崇尚。整首诗给人以宁静、闲雅的感觉,美学上借景抒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推荐

东西万里苦相望,海物时来自故乡。两眼尚能驱水族,一弯犹解诧丁香。莫孤念远勤将意,且欲均甘未敢尝。有诏知君便归去,古人驿寄愿频将。

露湿晴花,散红香清影,建章宫殿。玉宇风来,银河云敛,天外老人星现。向晓千官入,称庆山呼鳌抃。凤髓香飘,龙墀翡翠,帘栊高卷。朝罢仗卫再整,肃鸣鞘,又向瑶池高宴。海寓承平,君臣相悦,乐奏徵招初遍。治极将何报,检玉泥金封禅。见说山中居民,待看雕辇。

合欢能解恚,萱草信忘忧。尽向庭前种,萋萋特地愁。

岩上横生脉,平林一里溪。众船寒渡集,高寺远山齐。残磬吹风断,眠禽压竹低。自嫌昏黑至,难认壁间题。

我为浮名媿引年,老余八十尚飘然。不如合却谈天口,归向白云深处眠。

残蟾明远照。正一番霜讯,四山秋老。孤村带清晓。有鸣鞭归骑,乱林啼鸟。青帘缥缈。懒行时,持杯自笑。甚年来、破帽凋裘,惯得淡烟荒草。多少。客愁羁思,雨泊风餐,水边云杪。西窗正好。疏竹外,粉墙小。念归期相近,梦魂无奈,不为罗轻寒悄。怕无人、料理黄花,等闲过了。

追立新碑日,怜君苦一身。远移深涧石,助立故乡人。草色荒坟绿,松阴古殿春。平生心已遂,归去得垂纶。

万仞仙山插太空,山腰依约见蓬宫。人寰隔绝无烟到,洞府深沉有路通。石罅生云埋柱礎,海光浮日照帘栊。野僧斋罢凭栏久,千里秋毫一望中。

料病如料敌,用药如中的。淮阴百战有百胜,由基百发无一失。老唐脉法明更高,阅人二竖可得逃。探囊起死无德色,掉臂不为曳裾客。但使乡邻少卧痾,眼底名医麻竹多。嗟予诗瘦仍多病,两旬进尺退不寸。逢君已晚亦未恨,扫除何曾费余刃。长句藉手聊尔耳,真成不直一杯水。

非僧非俗亦非仙。茅屋两三椽。白石与清泉。更谁问、桃源洞天。一炉宝篆,一瓯春雪,浇灌净三田。闲想谷神篇。不觉松枝月圆。

春衫薄薄寒犹恋。芳草连天远。嫩红和露入桃腮。柳外东边楼阁、燕飞来。霓裳一曲凭谁按。错□□重看。金虬闲暖麝檀煤。银烛替人垂泪、共心灰。

天日苍茫海气深,一船西去此登临。丹楼碧阁皆时事,只有江山古到今。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相逢记得画桥头,花似精神柳似柔。莫谓无情即无语,春风传意水传愁。

国东王气凝蒲关,楼台帖出晴空间。紫烟横捧大舜庙,黄河直打中条山。地锁咽喉千古壮,风传歌吹万家闲。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

履穿苍藓滑,水复更山重。有圃春偏晚,无人碓自舂。乱云生峭壁,一鸟没高峰。随处桃花发,仙源似可逢。

金猊香袅日靡靡,玉陛连朝奏事稀。驯兽近前亲射杀,血花吹污侍臣衣。

百战残兵但揭竿,每闻风鹤意先阑。怀中鼠腊元非璞,味外盐梅不止酸。细读知君应掩口,苦吟笑我已刳肝。中天赫日临无际,一点萤飞宿草寒。

乱离吾道在,不觉到清时。得句下雪岳,送君登玉墀。冷惊蝉韵断,凉触火云隳。倘遇南来使,无忘问所之。

出自坡翁余百年,传之温国子孙孙。两家文物来归我,便盍投簪去杜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