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黎四首

古屋云栖洞,深湖水拍桥。
吏閒知学稼,民乐自歌樵。
官监频添牧,蕃商不费招。
老夫便午睡,风恶任飘摇。

作品评述

《沉黎四首》是宋代诗人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古老而宁静的乡村景象。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古屋云栖洞,深湖水拍桥。
古老的屋舍好像云彩停留在山洞里,湖水深沉地拍打着石桥。

吏閒知学稼,民乐自歌樵。
官员闲暇时了解农事,百姓快乐地唱着樵歌。

官监频添牧,蕃商不费招。
官府多次增添牧场,外来商人无需费力招揽。

老夫便午睡,风恶任飘摇。
老人便在午睡时分享受宁静,即使风势恶劣也不为所动。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称赞。古屋云栖洞、深湖水拍桥等描写使人感受到自然环境的恬静,官员了解农事、百姓自得其乐等描写则展现了乡村社会的和谐与美好。通过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描绘,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纷扰世俗的厌倦,以及对宁静和自然之美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赞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对比,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对宁静、安逸和自由的渴望。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李石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的独到观察。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溪南十里山,有客今渊明。归来厌城市,着脚鸥鹭汀。客来笑谈剧,日暮车马行。我昔曾见之,浩气犹凭陵。尊酒浸成列,翰墨时相迎。惭渠前日约,念此故旧情。冲风走篮舆,剥啄山头扃。人生等游戏,底问割与烹。但令宾主欢,莫识众我醒。毋以患难移,政须公主盟。

借问禅林景若何,半天楼殿冠嵯峨。莫言暑气此中少,自是清风高处多。岌岌九峰晴有雾,瀰瀰一水远无波。我来游览便归去,不必吟成证道歌。

细草护沙连不断,疏风略雨散还收。山田麦熟不归去,三百里江都是愁。

自断余生更不疑,三间茅屋大江陲。会降前代李长吉,只有后身韩退之。群羊正饱官厨肉,野饭宁忘环堵葵。能事阿穰今落寞,何人便捉画沙锥。

春蔬照映庾郎贫,遣骑持笼佐茹荤。却得斋厨厌滋味,白鹅存当鳖留裙。

凤城初日照红楼,禁寺公卿识惠休。诗引棣华沾一雨,经分贝叶向双流。孤猿学定前山夕,远雁伤离几地秋。空性碧云无处所,约公曾许剡溪游。

百有余年泽未穷,寒潭秋月寸心同。尼山想像人如玉,夜半相逢梦寐中。

行尽关山万里馀,到时闾井是荒墟。附庸唯有铜鱼使,此后无因寄远书。

试晨妆淡伫,正疏雨、过含草。早巧额回春,岭云护雪,十里清香。何人剪冰缀玉,仗化工、施巧付东皇。瘦尽绮窗寒魄,凄凉画角斜阳。孤山西畔水云乡。篱落亚疏篁。问多少幽姿,半归图画,半入诗囊。如今梦回帝国,尚迟迟、依约带湖光。多谢胆瓶重见,不堪三弄横羌。

贡士何年屋万间,手栽仙桂万人攀。闻孙雅有祖风烈,想见霜袍万眼环。

易东流派远,千载见斯人。金鼎烹龙虎,丹书役鬼神。形臞心更古,食淡语尤真。野鹤冲天去,空余华表身。

朱户编帘掩,花颠览镜羞。酒多无客过,茶尽有僧留。世虑经心久,花时撚指休。悦生怜浊骨,愧死混清流。

凉雨声中草树,夕阳影里楼台。此时怀抱向谁开。屠龙中底用,说鬼要奇才。多谢凋零红叶,殷勤铺遍苍苔。杖藜着意自徘徊。南归双燕子,明岁可重来。

南泉放倒,云门扶起。放倒扶起,有宾有主。明眼衲僧商量,切忌别作道理。

覉臣未觉诗无敌,老境谁言思不群。自有阿持提律令,且看山衲度江云。

前年银界接天迷,去岁金盘涌海低。漂泊相逢重一笑,秦淮东畔女墙西。

望海亭前春色深,风光澹澹海沈沈。潮如世路来还去,山带城芜古到今。坐见微云生别岸,吟惊幽鸟起层阴。劝君莫苦凭高望,惊动子牟千里心。

都官郎署老,平淡古人如。更觅苏州集,长依释子庐。室中无净几,门外自华舆。为问萧疏意,如何善福居。

倚楼极目思无涯,溪上幽居似浣花。未信年华欺客鬓,也知春色到邻家。柳塘汗漫生新水,桃径参差叠绛霞。欹枕竹床浑欲梦,不禁啼鸟隔窗纱。

蕊小雕琼,花明镕蜡,天交一旦俱芳。丰臞虽异,皆熨水沈香。应笑粉红堕紫,初未识、调粉涂黄。凭肩处,金钿玉珥,不数寿阳妆。思量。谁比似,酥裁笋指,蜜翦蜂房。又何须酣酒,重暖瑶觞。且放侧堆金缕,骊山冷、来浴温汤。谁题品,青枝绿萼,俱未许升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