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

渭入秦宫古,褎分蜀道难。
泉声春雨後,月色晓程寒。
蚕浴桑芽短,禽啼杏萼丹。
从来称召杜,民俗在君安。

作品评述

《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渭河流入秦宫古,褎分蜀道难。
泉水声响在春雨过后,月色照亮清晨的寒冷。
蚕虫沐浴在桑叶中,鸟儿啼叫着红杏花蕾。
自古以来赞誉杜工师,人们的习俗在您的统治下安宁。

诗意:
这首诗词是梅尧臣为送韩玉汝太傅赴任洋州而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韩玉汝太傅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安宁和民俗风俗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渭河、泉水、月色等元素,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和变幻。渭河流入秦宫,寓意着韩玉汝太傅离开了繁华之地,前往洋州,表达了对他的送别之情。

诗中提到的蜀道难,指的是蜀地地势险峻,道路艰难,暗示着韩玉汝太傅将面临困难和挑战,但也表达了对他能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祝福。

泉水声和春雨后的清晨月色,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新的开始和希望。

诗中还描绘了蚕虫沐浴在桑叶中和鸟儿啼叫着红杏花蕾,这些常见的景象象征着生活的常态和季节的变迁,表达了对富有生机和繁荣的祝福。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韩玉汝太傅的赞美,称他为杜工师,意指他在治理和管理方面能够像杜工师一样出色。同时,表达了对社会的安宁和民俗风俗的认同和赞美。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描绘,融入了送别和祝福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韩玉汝太傅的敬意和对社会安宁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文物声明极盛秋,傅岩人不待形求。笔扛龙鼎雄豪在,手拔鲸牙汗漫游。温饱定知非雅意,治安谁与借前筹。老予曾到慈恩顶,更放诸贤出一头。

丹葩信不类苹蒿,雨后常抽绿玉条。此草岂宜弃调食,瘦茎欲比沈郎腰。

客忧今岁旱,事已见几微。早早榴花密,迟迟竹笋稀。即今防黠贼,已若堕重围。更使逢荒歉,呜呼万事非。

仙宫玉盏酌流霞,千岁冰桃四照花。蚤解虚皇金册召,不将清泪送鸾车。

金马空故事,方朔漫多端。三千牍在,玉殿何日赐清闲。难恋长安钟漏,谁借青云咳唾,拂袖且东还。笑杀长缨使,复转出秦关。吾道在,虽不遇,面何惭。雒阳年少,高论难与绛侯谈。富贵暂饶先手,唏尽草头秋露,掩鼻出东山。且饱鲸鱼脍,风月过江南。

生平空献赋,不得似相如。圣代无遗逸,深溪自隐居。僧传诗藁远,鸟宿墓林虚。有弟情还切,碑将谏笔书。

饭颗山头老面瘦,沈香亭北碎颜醒。二豪诗骨已沦渊,谁能汲古出深井。康侯天笔雕风骚,一蹴已过庐山高。大鹏运海翔六翮,我岂能为腹背毛。

南山藏雾豹,几欲访幽深。诗到如相挽,盟寒尚可寻。惠初从柳子,支遁会山阴。此事今寥落,期公慰我公。

村庄一罇酒,谁与语悲辛。衿佩空相负,诗书不救贫。天寒负米客,日暮倚门人。遥睇长江水,西风犹怆神。

碧玉闹妆金粟,香随烟雾横斜。更欲移筇问讯,前山几度云遮。

八月涛头旧有名,今年潮浅岸才平。应缘享帝千灵在,豫使鱼龙不敢鸣。

鑪冶祇应凭陋巷,富饶应不是豪家。晚来雨歇茆堂外,散在闲庭买落花。

箕岭逃尧去不回,沈沈遗甃碧烟开。廉泉让水犹堪贵,何况曾轻天下来。

九转灵丹妙药,从来一点元真。仙家收得做天人。普度人人有分。本来*砂一味,还元黑锡白银。河车搬运与心君。了见不离方寸。

十年木屐步苔痕,石上松间水自喧。三辟草堂仍被褐,数行书札忽临门。卧多共息嵇康病,才劣虚同郭隗尊。亚相已能怜潦倒,山花笑处莫啼猿。

别来长忆西楼事结遍兰襟遗恨重寻弦断相如绿绮琴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若问如今也似当时著意深

风雨连宵疾病增,幽忧到此果何胜。弟兄分散两三处,图史寻求万一能。鲁酒齐歌元不恶,吴酸楚酪乍须称。东皇太一仁恩大,终使白头见中兴。

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锵锵。红l1铺新月,貂裘坐薄霜。玉盘初鲙鲤,金鼎正烹羊。上客无劳散,听歌乐世娘。

朝响疏疏不晻光,暮檐浏浏亦无长。胡然可救焦枯厄,政尔能成湔祓方。堆案文书小盘礴,并溪草树一徜徉。君方问隐我思去,异日相望何有乡。

彼美夜光喻,益之新甫名。纍纍云际艳,皎皎月中英。勿诮素为绚,相期隆德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