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里中百岁张翁

铭旌一丈袅寒烟,泪逐西风洒道边。
纵使后人能百岁,太平谁识靖康年。

作品评述

《悼里中百岁张翁》是宋代刘宰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铭旌一丈袅寒烟,
泪逐西风洒道边。
纵使后人能百岁,
太平谁识靖康年。

译文:
高高的墓碑随着寒烟缭绕,
眼泪随着西风洒在道旁。
即使后人能够活到百岁,
谁能真正理解靖康年的苦难。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刘宰以悼念百岁高寿的张翁为主题。张翁去世后,刘宰以铭旌(墓碑)和泪水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之情。作者以靖康年来对比太平时期,表达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长寿者张翁的悼念之情。诗中的"铭旌一丈袅寒烟"形象地描绘了墓碑随着寒烟缭绕的场景,增加了悲伤的氛围。"泪逐西风洒道边"表达了作者悲痛之情,泪水随着风飘洒在道旁,显现出一种深深的哀思。最后两句"纵使后人能百岁,太平谁识靖康年"则通过对比太平时期和靖康年的不同,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逝去长寿者的哀思和对历史的痛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之感。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明月堂前玉几山,倦游双径却来还。舅甥相与成三隐,城郭山林等是闲。

兹游良邂逅,吾道未逶迟。斗野横双剑,牛津直两旗。此风应小住,明日便相思。输与君家近,扶桑五色曦。

旦出扶桑路,遥升若木枝。云间五色满,霞际九光披。东陆苍龙驾,南郊赤羽驰。倾心比葵藿,朝夕奉光曦。

终岁山川路,生涯总几何。艰难为客惯,贫贱受恩多。暮角寒山色,秋风远水波。无人见惆怅,垂鞚入烟萝。

五行颠倒。火里栽莲君莫□。□要东牵。引取青龙来西边。一阳时候。□□温温光已透。消尽群阴。赫赤金丹色渐深。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天风海色飒成围,独倚三更万籁稀。不觉肺肝生白露,空怜河汉失流晖。东溟自窜谁还忆,北斗孤悬讵可依。今夕太虚便相见,屋梁留照梦中归。

衲僧只麽是家风,隐显磨砻入混融。归子返掷全归火,羚羊挂角不同功。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身游羿彀偶相逢,安得初终若駏蛩。道学未容窥阃奥,吏师应许叩邻封。萧条此意君谁问,落拓微官我更慵。卢白回旋真戏事,傍观无用气填胸。

浪游知几载,久不到山巅。泉石曾留意,烟霞未有缘。松阴长匝地,塔颖欲鑽天。待洗尘埃脚,重来访紫仙。

老玩韦编尚可为,复能吃口对期期。离明偶剔书灯见,坎止因斟砚水知。岂厌微尘裨泰岳,只愁残照近咸池。儿曹未悟侯王梦,不了邯郸黍一炊。

平野人归后,孤城日落时。西风闻一笛,惆怅忆桓伊。

胡张三背手张弓,黑李四反身架箭。直饶啮镞古将军,对面髑髅穿一穿。

秋风清,秋月白。雁过长空,蝉噪庭柏。踢出铁昆仑,大机要顿发。好肉剜疮,觑著即瞎。隔山人唱太平歌,元是胡笳十八拍。

路旁古庙壁半斜,雨滴香案堆泥沙。槎牙死树当道卧,树上纸钱犹未化。春秋祭祀知几时,乌鸦得食号相随。人人欢喜得好珓,低昂拜跪山花飞。宁知祸发在旦夕,空村无烟唯瓦砾。庙傍乌鸦亦不来,独留土偶眠苍苔。

细雨幽窗晓露垂。雁苗昆石两相宜。老翁拔白知无用,且为昌蒲镊退髭。

女子谈天世有之,福唐吴媛独神奇。语多中的疑明思,心自通灵不问龟。闻道膝边随季主,定传肘后与文姬。未知谁是吹笙侣,玉镜台前要画眉。

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灩生光辉。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吾已买田清颍上,更欲临流作钓矶。

我曾寄径城南州,果杏纂纂香浮浮。云开千仞雪山白,月照万古沧江流。我时未得江山意,但爱高明甲西州。十年重来是邪非,独觉真意烂不疏。虞侯着堂发幽闷,岂但清与耳目谋。川流衮衮来不断,云物亹亹生无休。既从静寿识至乐,复於叹逝希前修。游人翕翕满江头,随所适处心悠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