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湘南楼饯张昭州

台使选良牧,诏下帝曰俞。
高牙植华艦,钱者来倾郛。
明月满丽谯,寒光映尊壶。
桂人愿少留,昭人望疾驱。
一室可为政,况乃有国都。
岭民日以耗,丁口彊半无。
洋洋紫云诏,侯其勒座隅。
道乡游息处,暇日披榛芜。
鄙拙忝投分,临风临踌躇。
颇念友离索,宁论鬼揶揄。
何繇扣铃阁,百榼倾兵厨。

作品评述

《中秋湘南楼饯张昭州》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秋湘南楼饯张昭州

台使选良牧,诏下帝曰俞。
高牙植华艦,钱者来倾郛。
明月满丽谯,寒光映尊壶。
桂人愿少留,昭人望疾驱。

一室可为政,况乃有国都。
岭民日以耗,丁口彊半无。
洋洋紫云诏,侯其勒座隅。
道乡游息处,暇日披榛芜。

鄙拙忝投分,临风临踌躇。
颇念友离索,宁论鬼揶揄。
何繇扣铃阁,百榼倾兵厨。

中文译文:

中秋时节在湘南楼饯别张昭州
台使选派优秀的牧守,诏令下达于皇帝,称许。
高楼筑起华丽的船只,财富的人们纷纷聚集。
明亮的月光照满华丽的衣袍,寒冷的光芒映照在酒壶上。
桂人愿意少留,昭人期望快速启程。
一个屋子就可以治理国家,何况是国都。
山区的人民每天都在耕耘,丁口多半没有力量。
庄严的诏书如紫色的云彩,侯位者坐在座位的角落。
道乡是游玩休息之地,闲暇的日子穿越荆棘和荒野。
愚昧的我感到惭愧,面对风我犹豫不决。
我略微思念朋友的离别和寻找,不愿谈论妖魔的戏谑。
为何要敲击铃声的阁楼,百榼酒倒出兵器的厨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中秋时节在湘南楼为张昭州送别的场景。诗中描绘了台使选派优秀的牧守,钱财聚集,明亮的月光映照在华丽的衣袍和酒壶上。桂人愿意少留,昭人期望快速启程,体现了忙碌的现实和人们对于事务的追求。诗人认为一个屋子就可以治理国家,更何况是国都,表达了对于治理能力和权力的思考。同时,诗人也关注到山区的人民辛勤劳作,以及人口稀少的问题。庄严的诏书和侯位者的姿态突出了权力的高贵和官员的地位。然而,诗人也感叹自己的愚昧和犹豫不决,思念朋友的离别和寻找,对于妖魔的戏谑不感兴趣。最后,诗人提到了敲击铃声的阁楼和倒出兵器的厨房,给人以战争的暗示和社会动荡的危机感。

这首诗词通过对于中秋《中秋湘南楼饯张昭州》是刘克庄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秋湘南楼饯张昭州

台使选良牧,诏下帝曰俞。
高牙植华艦,钱者来倾郛。
明月满丽谯,寒光映尊壶。
桂人愿少留,昭人望疾驱。

一室可为政,况乃有国都。
岭民日以耗,丁口彊半无。
洋洋紫云诏,侯其勒座隅。
道乡游息处,暇日披榛芜。

鄙拙忝投分,临风临踌躇。
颇念友离索,宁论鬼揶揄。
何繇扣铃阁,百榼倾兵厨。

中文译文:

中秋湘南楼为张昭州送行

朝廷派遣贤能的官员,诏书向皇帝表示推荐。
高楼上停泊华丽的船只,富贵之人纷纷前来。
明亮的月光洒满美丽的衣袍,寒冷的光芒映照在酒壶上。
桂人愿意稍作停留,昭人期望快速启程。

一个房间足以治理国家,更何况是国都。
山区的人民日夜疲劳,人口稀少几近无力。
庄严的诏书如紫云般洋洋自得,侯位者坐在边角。
道乡是休憩之所,闲暇日子穿越荆棘杂草。

我自愧拙陋,站在风中矛盾不定。
稍有思念离别的友人,不愿谈论鬼神的戏谑。
何苦敲击铃声的阁楼,倒出百榼酒的兵器厨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在中秋节期间,刘克庄在湘南楼为张昭州送行的场景。诗中表达了朝廷派遣贤能的官员,推荐他们的能力和才干。高楼停泊着华丽的船只,富人们纷纷前来。明亮的月光照耀在美丽的衣袍上,映照在酒壶上,营造了节日的氛围。桂人愿意稍作停留,而昭人期望能够快速启程,显示了他们对于事务的追求和忙碌的现实。诗人认为一个房间足以治理国家,更何况是国都,表达了对于治理能力和权力的思考。同时,诗人也关注到山区的人民日夜辛勤劳作,人口稀少几乎无力。庄严的诏书和侯位者坐在边角,突出了权力的高贵和官员的地位。然而,诗人自愧才能拙陋,站在风中犹豫不定。诗人略带思念离别的友人,不愿讨论鬼神的戏谑。最后,诗人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阉奴久矣擅秦权,鹿马欺君亦热然。辄向望夷行弑逆,此身不杀是无天。

圣道日用,神几不测。金石以陈,弦歌载陟。爰释其菜,匪馨于稷。来顾来享,是宗是极。

上公分陕半年馀,驷马东还不待驱。肯独澡身汤室里,行推润泽浃民肤。

二千里往回似梦,四十年今昔如浮。去矣莫久留桑下,归欤来共煨芋头。

东吴远别客西秦,怀旧伤时暗洒巾。满野多成无主冢,防边半是异乡人。山河再阔千馀里,城市曾经一百春。闲与将军议戎事,伊兰犹未绝胡尘。蹉跎远入犬羊中,荏苒将成白首翁。三楚田园归未得,五原岐路去无穷。天垂大野雕盘草,月落孤城角啸风。难问开元向前事,依稀犹认隗嚣宫。

开门绝壑旁,蹑藓过花梁。路入峰峦影,风来芝朮香。夜吟明雪牖,春梦闭云房。尽室更何有,一琴兼一觞。

跨海仙人安在哉,幽寻款款不须催。云萝有约遽相失,杖屨几时能独来。半日清谈容易废,百年幽抱若为开。新诗小慰参差恨,快读聊将劝一杯。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屡陪轩骑过横溪,每想云岩望眼西。酬约再寻山下路,赋诗留与石间题。吟风弄月计为上,竞利争名着总低。明日杖藜归故隐,人生离合信难齐。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笼中江海禽,日夕有归心。魏阙长谣久,吴山独往深。别时群木落,终处乱猿吟。李白坟前路,溪僧送入林。

修竹长林罗水车,梵王家近葛仙宫。耳闻清磬是非静,心领菩提名利空。啖枣尚知前世事,拈花还遇上机翁。抽簪若得烧丹诀,莫负扶桑半夜红。

五乳峰前第几峰,碧潭深处有蟠龙。半岩冷落孔明雨,一枕萧骚少说风。变化爪牙君子竹,埋藏头角大夫松。高人凄此结茆屋,天下苍生怨旱虹。

铜门初下辟,石馆始沉研。游雾千金字,飞云五色笺。楼台横紫极,城阙俯青田。暄入瑶房里,春回玉宇前。霞文埋落照,风物澹归烟。翰墨三馀隙,关山四望悬。颓峰暌酌羽,流水旷鸣弦。虽欣承白雪,终恨隔青天。

海中群鱼化黄雀,林乌移巢避岁恶。邺王城上秋风惊,昔时城中邺王第。只今蔓草无人行,但见黄河咆哮奔碣石,秋风吹滩起沙砾。翩翩动衣裳,游子悲故乡。忽忆若耶溪头采薪郑巨君,南风溪头晓,北风溪头昏。一行作吏,此事便废。梦中叶落,觉有归意。归欤归欤,吾党成斐然。君今生

人情不似溪流水,不改当时枕上声。

四时有佳卉,两股不停探。花露本清冽,安用如许甘。平生事苦口,气味转不谙。

晴明山鸟百般催,不待桃花一半开。雨後绿阴空绕舍,总将春色付莓苔。

纷纷铁马小回旋,幻出曹公大战年。若使英雄知□事,不教儿女戏灯前。

千古堂堂一孔明,尚咨幼宰访州平。诸君应悉惓惓意,老子宁希赫赫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