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青春住莫过,伴我恨无穷。
家在胡尘里,客来兵刃中。
小人真乐祸,大吏竞兴戎。
暂适叉鱼市,长惭斩将功。

作品评述

《感事》是一首宋代晁说之创作的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动荡和社会不公的感慨和忧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青春住莫过,伴我恨无穷。
家在胡尘里,客来兵刃中。
小人真乐祸,大吏竞兴戎。
暂适叉鱼市,长惭斩将功。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代,青春年华的人们无法逃避社会的纷争和不公。作者以家在胡尘里、客来兵刃中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表达了他身处战乱之中的无奈和困扰。

诗中提到的小人真乐祸、大吏竞兴戎,暗指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和权力斗争。小人们以他人的不幸为乐,而大吏们则争相扩充军备,这使得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作者暂时适应了叉鱼市的环境,但他对斩将有功的行为感到长久的惭愧。这表明作者对战乱和杀戮的反思,对于暴力和战争的结果感到深深的遗憾和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动荡和不公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和暴力的反思,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它呈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反映了晁说之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切和思考。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语妙何妨石作肠。

藏藏摸摸。好事争如莫。背后寻思浑是错。猛与将来放著。吹花卷絮无踪。晚妆知为谁红。梦断肠台云雨,世间不要春风。

朱字衙香伴玉炉,丁丁莲漏月来初。文龙画烛摇红影,淮拟君王夜读书。

玉树森森拂晓空,子云辛苦赋青葱。不知苒弱当君意,却就长杨便作宫。

丝蕊垂垂,嫣然一笑新妆就。锦亭前后。燕子来时候。谁恨无香,试把花枝嗅。风微透。细熏锦袖。不止嘉州有。

玄圃苍洲莽空阔,安得赤脚踏层冰。秦城楼阁莺花里,南极老人自有星。

如何是佛,口是祸门。一钱不直,卖与买人。

醉我一壶玉,了此十分秋。江涛还此,当日击楫渡中流。问讯重阳烟雨,俯仰人间今古,此意渺沧洲。天地几今夕,举白与君浮。旧黄花,新白发,笑重游。满船明月犹在,何日大刀头。谁跨扬州鹤去,已怨故山猿老,借箸欲前筹。莫倚阑干北,天际是神州。

吏退更无人迹到,一天魂梦任游扬。

淮南频送别,临水惜残春。攀折隋宫柳,淹留秦地人。含情归上国,论旧见平津。更接天津近,馀花映绶新。

下笁泉从上笁来,前波後浪紧相催。泉声似说西湖好,流到西湖不要回。

累叶聚居旌孝行,一斋崇讲待儒注。满堂书史胜金玉,入槛峰峦逼斗牛。墨客四来深慕义,本奴千树等封侯。南昌旧令曾羁宦,悔不当初命驾游。

旧隐松林下,冲泉入两涯。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茅屋长黄菌,槿篱生白花。幽坟无处访,恐是入烟霞。

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禅律定知谁束缚,过溪沽酒见天真。

骨肉去家远,异乡童仆亲。老身浑赖汝,久病亦愁人。无暇游西墅,寻医访北辰。主翁翻作使,奔走莫劳神。

太华峰头夜半过,铁船摇荡玉池波。山精窃候希夷睡,偷采池中十丈荷。

菽粟瓶罂贮满家,天教将醉作生涯。不知新滴堪篘未?细捣枨虀买鱠鱼,

春风散百物,和暖气难清。晨衾四肢倦,欲起还不能。展转卧成晏,起听百鸟鸣。幸然无公事,且复寡经营。妻儿悄不喧,日午闭柴荆。羹鱼就鲜买,软饭熟香粳。虽然愧慈食,赖尔王化成。出门步原田,最爱莓苔青。半生果何为,悔不学躬耕。把锄如把笔,冀获尚何曾。还复茅檐下,所思

寻常三五,问今夕何夕,婵娟都胜。天豁云收崩浪净,深碧琉璃千顷。银汉无声,冰轮直上,桂湿扶疏影。纶巾玉尘,庾楼无限清兴。谁念江海飘零,不堪回首,惊鹊南枝冷。万点苍山何处是,修竹吾庐三径。香雾云鬟,清辉玉臂,醉了愁重醒。参横斗转,辘轳声断金井。

肃肃台的,雍雍阴教。阴诐自防,警下是俲。中章端委,列御硼告。其国辅顺,永翼帝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