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不欺室张魏公为王龟龄书也何子应赋诗

君不见开元名相张九龄,岁寒松柏森苍鳞。
胡尘澒洞言始末验,世间回首思忠臣。
堂堂魏公忠贯日,志欲平戎奖王室。
归来无地展经纶,余事文章挥健笔。
玉节朱轓两君子,不以交情变生死。
共将新句纪遗编,留与山林续诗史。

作品评述

《题不欺室张魏公为王龟龄书也何子应赋诗》这首诗是宋代王秬所作。诗意表达了对张九龄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诗中描绘了张九龄作为开元名相的伟大形象,寒冬时节的松柏如龟鳞一般茂密葱翠,象征着他的忠诚和坚贞不渝。他的言辞犹如漫天的胡尘洞悉世间之事,使人心服口服。回首历史,思考忠臣的意义,感慨万分。

王秬称赞张九龄是一位忠贯日的贤臣,他志在平戎,希望为王朝做出贡献。然而归来之后,却无地展开他的才华和政治抱负,只能通过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怀。

诗的结尾提到了玉节和朱轓这两位君子,他们与张九龄有着深厚的交情,不管是生死变故都无法改变他们之间的友谊。他们共同编辑了一本诗集,以纪念过去的友谊,并将这份诗集传承给后人。

此诗情感真挚,赞美了张九龄的忠诚和才华,同时也揭示了王秬对于自身才华无法展露的无奈和遗憾。这首诗以表达作者对张九龄的敬意和友谊为主题,同时也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士人对忠臣的高度赞扬和对文学的热爱。

诗词推荐

玉质纯苍理緻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间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

不为穷愁始著书,一灯今与影同孤。从公亟欲问奇字,随世无因识故吾。赖有霜钟当北道,不应璧月自西湖。举头更觉天人近,环佩声中试一呼。

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落蒂累累入海航,枯皮犹吐绿芽长。金丝发裹乌龙脑,白兔脂凝碧玉浆。未许分瓢饮醽醁,且堪切肉配槟榔。当时曾挂将军首,此说荒唐未可量。

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潘杨称代穆,秦晋忝姻连。风云洛阳道,花月茂陵田。相悲共相乐,交骑复交筵。始谓调金鼎,如何掩玉泉。黄公酒炉处,青眼竹林前。故琴无复雪,新树但生烟。遽痛兰襟断,徒令宝剑悬。客散同秋叶,人亡似夜川。送君一长恸,松台路几千。

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家有半菽食,身为一囊灰。官吏按其籍,伍中斥其妻。处处鲁人髽,家家杞妇哀。少者任所归,老者无所携。况当札瘥年,米粒如琼瑰。累累作饿殍,见之心若摧。其夫死锋刃,其室委尘埃。其命即用矣,其赏安在哉。岂无黔敖恩,救此穷饿骸。谁知白屋士,念此

秋风怨别情,江守上西城。竹署寒流浅,琴窗宿雨晴。治书招远意,知共楚狂行。

杨家园里醉残春,醉倩傍人拾堕巾。红紫飘零不须叹,东君渠自是行人。

郭外湘江清彻底,江头石壁新如洗。呼舟斜日度空明,脱帽中流照清泚。一声欸乃忽心惊,曾与渔郎有旧盟。日暮征车犹未已,鬓毛发此欲何营。

诗道将仙分,求之不可求。非关从小学,应是数生修。蟾桂云梯折,鳌山鹤驾游。他年两成事,堪喜是邻州。

襄阳城外西南阿,秋风江渚生白波。渚宫神女老龙子,手把瑶华双踏歌。双踏歌,醉晴日,娇比春花红欲滴。紫绡衣袂青霞裳,绿髻如云高一尺。佩环解下明月珠,五色虹光照秋碧。郑生所遇天下奇,乐莫乐兮初相知。桑田沧海几更变,天上人间多别离。蔚君家在襄阳住,皎皎清标类交甫。

玛瑙坡前水,泠泠夏亦寒。夜深明月上,珠颗落冰盘。

弱柳金塘上,春浓岸岸连。树深停野骑,花送渡江船。燕蹴初晴雨,乌栖欲暝烟。沿洄正延伫,落日掉歌还。

顾瞻帝京,宫阙峨峨。左肩沧海,右带浊河。太行接辇,凭嵩界华。建瓴之势,万国是仪。

忆昨九日访君时,正见◇前两丛菊。爱之欲绕行百匝,庭下不能容我足。折花却坐时嗅之,已醉还家手犹馥。今朝我复到君家,两菊◇前犹对束。枯茎槁叶苦风霜,无复满丛金间绿。京师谁家不种花,碧砌朱栏敞华屋。奈何来对两枯株,共坐穷檐何局促。诗翁文字发天葩,岂比青红凡草木。

存亡三十载,事过悉成空。不惜沾衣泪,并话一宵中。

十里香尘扑马飞,碧莲峰下踏青时。云鬟照水和花重,罗袖抬风惹絮迟。可便无心邀妩媚,还应有泪忆袁熙。如烟如梦争寻得,溪柳回头万万丝。

两官俱为邻,常若千里远。经年不通书,子孰知我懒。相期宇宙外,肯复校繁简。我愚亦知此,子意岂不满。子教东方生,自视何益损。人言不当价,一钱万金产。须子五千卷,丹笔校黄本。子家太史氏,名成南北阮。道山鸿雁行,岂惟私门衎。功名须老大,四十未为晚。快意会有违,急行

庐山石桥天下奇,奔湍赴壑潜冯夷。倚阑俯瞰毛发竦,品题曾读坡仙诗。画师笔斡造化窟,岂必夜半夸娥移。蜀天茫茫千万里,仿佛猿声亦如此。何当谱入朱丝弦,水底鱼龙应洗耳。

共凭花几倚新妆,玉女《阴符》读几行。铜雀那能锁春色,解将奇策教周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