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图南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作品评述

《送裴图南》是一首唐代王昌龄的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送别裴图南的情景。

黄河渡头归问津,
离家几日茱萸新。
漫道闺中飞破镜,
犹看陌上别行人。

这首诗的意思是,诗人送别裴图南时,他在黄河渡口向裴图南询问他离家多久了。诗人看到裴图南手中戴着新买的茱萸花,代表他刚刚离开家门。诗人在离别的道路上看到裴图南离开家乡,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

裴图南代表离别者,他手中的茱萸象征离别时的哀愁和思念。黄河渡头意味着远离家园,离别的刺激和伤感。诗人通过描绘裴图南手中的茱萸和黄河渡头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别离的深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离别场景和离别者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伤感。诗人将普通的离别情景转化为艺术的意象,以凄美的笔触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情感。

诗人用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描写离别景象和离别者的内心状况,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离愁别绪的世界。读者可以感受到茱萸的清香和离别者的思念之情,体会到离别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情绪悲凉而深沉,令人动容。

总之,诗人通过描写离别的情景和离别者的心情,将普通的离别场景浸染上了深沉的离愁别绪,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伤感。这首诗意味深长,情感真挚,寄托了人们对于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涣之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芭蕉叶上三更雨。人生只合随他去。便不到天涯。天涯也是家。屏山三五叠。处处飞胡蝶。正是菊堪看。东篱独自寒。

宴会

月华如水恰中庭,乌鹊枝头栖复惊。晚暑三亭随雨过,秋声一半在虫鸣。

宴会

一从携手阻戈鋋,屈指如今已十年。长记二林同宿夜,竹斋听雨共忘眠。

宴会

老夫无住相,大是个中人。聊作宰官相,偶名居士身。拍手与化笑,同床怜吾真。端来趁斋鼓,共坐不曾嗔。

宴会

满院冰姿粉箨残,一茎青翠近帘端。离丛自欲亲香火,抱节何妨共岁寒。能让繁声任真籁,解将孤影对芳兰。范云许访西林寺,枝叶须和彩凤看。

宴会

已作南夷长,那为北面臣。未忘真定冢,毕竟是华人。

宴会

浅下姜盐细点油,小甘微苦嫩香浮。是中自有天酥味,说与馋儿只掉头。

宴会

奔走倦尘埃,相逢颜暂开。语阑灯烬改,饮散月华来。行役风霜苦,流年岁月催。我愚甘自分,惆怅子多才。

宴会

山居门早闭,雪后树重青。不为艰危迫,谁能险阻登。寒机与舂应,村诵隔溪听。绝枯观沧海,海平峰上层。

宴会

因山为高,爰陟其首。玉趾躩如,在帝左右。帝谓我王,予怀仁厚。凑言顾之,永绥九有。

宴会

雨入秋霄滴到明,不知有意复无情。若言不搅愁人梦,为许千千万万声。

宴会

天地尘昏九鼎危,大貂曾出武侯师。一心忠赤山河见,百战功名日月知。旧宅已闻栽禁树,诸孙仍见丐征岐。而今不要教人识,正藉将军死斗时。

宴会

君恩浩荡似阳春,海外移来住海滨。莫向沙边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

宴会

有玺节金,有册镂瑶。汝使汝介,持节以行。礼邕文德,过于穆清。是恪是虔,依我和声。

宴会

小草浪出山,大隐乃居市。功名一画饼,甚矣痴儿计。倾身犯火宅,顾自以为戏。汗颜逢冰子,更复问奚自。三肃斋中人,本是青云器。虽然山上山,政尔吏非吏。肃肃窗前竹,见引著胜地。世间剧寒暑,了不受荣悴。门前剥啄客,欲问观我意。但持邯郸枕,赠我一觉睡。

宴会

回步游三洞,清心礼七真。飞符超羽翼,禁火醮星辰。残药沾鸡犬,灵香出凤麟。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

宴会

去年五月扣松关,方与先生一解颜。今我杖藜寻旧隐,闻君琴剑蜕空山。交朋满眼今无几,羁旅伤心为一潸。自叹洞前东去水,不若逝者若为还。

宴会

东林一泉出,复与远公期。石浅寒流处,山空夜落时。梦闲闻细响,虑澹对清漪。动静皆无意,唯应达者知。

宴会

天竺古浮屠,孤云一鸟径。去天真尺五,峻步欲乘兴。石壁半空立,略彴引危嶝。山底禽衔花,石罅僧入定。请从三昧起,林外有疏磬。

宴会

袅袅云梳晓髻堆。涓涓秋净眼波回。旧家十二峰前住,偶为襄王下楚台。闲院静,小桃开。刘郎前度几回来。东风易得行云散,花里传觞莫谩催。

宴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