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山晚归

饮散齐山晚,夕阳秋浦红。
不须鞭五马,十里听松风。

作品评述

《齐山晚归》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作品,它描绘了一个晚归的场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饮散齐山晚,
夕阳秋浦红。
不须鞭五马,
十里听松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饮酒散场后的晚归场景。诗人欣赏着夕阳余晖映照下的秋浦,红霞映衬着整个山水,形成了美丽的景色。在归途中,诗人感受到了宁静的夜晚和松树轻柔的风声,使他感到宁愿不用鞭策马匹,只愿听着松风拂过耳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晚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诗中的齐山、秋浦和夕阳都是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恢弘。诗人通过描述夕阳映照下的红色秋浦,传达了温暖、和谐的氛围。同时,诗人用“不须鞭五马,十里听松风”表达了对宁静和自然的向往,他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静静地享受松风带来的宁谧。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清新的意境展示了山水之美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它通过描绘景色和借物抒情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了诗人晚归的场景,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宁静。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特点,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

作者介绍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诗词推荐

出处从来自不齐。后车方载太公归。谁知孤竹夷齐子,正向空山赋采薇。黄菊嫩,晚香枝。一般同是采花时。蜂儿辛苦多官府,蝴蝶花间自在飞。

地迥林逃斫,湖深水易平。邻多为圃住,门有趁虚行。游钓昔爱此,林庐曾属情。谁欤二亩乞,已矣一枝营。

我有父,何易于。昔无储,今有馀。

人言石田无所用,我道此田好畦垄。灵根至竟不曾枯,遍与人间作诗种。田翁去作王门客,山翁复有居山癖。两翁无奈路头分,朝朝莫莫空相忆。

钓艇已收缗,无人深闭门。云生沙上石,月出水南村。寂寞寒潮远,微茫烟浪昏。孤舟中夜笛,感慨动吟魂。

西来紫马倦行春。上书频。阙排银。愿听臣归,子舍便将迎。又为老臣全晚节,关教化,系臣身。帝心终日卷老成人。想音尘。倍留神。且把闲风,淡月与全真。出处如公都有数,今古梦,几番新。

清诗报我来,琼玖羞木了。感我万古心,迢迢如江水。楚宫歌舞地,春农耕废址。变化日相寻,荣华何用喜。

吾闻古君子,介介励其节。入门疑储宫,抚己思鈇钺。志者若不退,佞者何由达。君臣一殽膳,家国共残杀。此道见于今,永思心若裂。王臣方謇謇,佐我无玷缺。如何以谋计,中道生芽蘖。宪司遵故典,分道播南越。苍惶出班行,家室不容别。玄鬓行为霜,清泪立成血。乘遽剧飞鸟,就传

短棹轻舟排办了。歌声断、晚霞残照。红蓼坡头,绿杨堤外,离恨知多少。别后莫教音信杳。叹光阴、初自来堪笑。画角谯门,槐溪归路,正是楚天清晓。

良朋益友自远来, ——严伯均万里乡书对酒开。 ——皎然 子孙蔓衍负奇才, ——疾(失姓) 承颜弄鸟咏南陔, ——澄(失姓)鼓腹击壤歌康哉。 ——巨川(失姓)

坐看鼓树溢枯流,快作南江汗漫游。晓岸林峦光写镜,夜客风露冷涵秋。謏闻岂解论三豕,涩思真如曳九牛。但喜维舟时接席,一篇珠玉胜封侯。

醉凝眸。是楚天秋晓,湘岸云收。草绿兰红,浅浅小汀洲。芰荷香里鸳鸯浦,恨菱歌、惊起眠鸥。望去帆,一片孤光,棹声伊轧橹声柔。愁窥汴堤翠柳,曾舞送当时,锦缆龙舟。拥倾国、纤腰皓齿,笑倚迷楼。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正朗吟,不觉回桡,水花枫叶两悠悠。

上客骊驹系。惊唤银屏睡起。困倚妆台,盈盈正解罗结。凤钗垂,缭绕金盘玉指。巫山一段云委。半窥镜、向我横秋水。斜颔花枝交镜里。淡拂铅华,匆匆自整罗绮。敛眉翠。虽有愔愔密意,空作江边解佩。

十年兵火真多事,再到禅扉却破颜。唯有两般烧不得,洞庭湖水老僧闲。

八盘岭上雪偏清,万斛琼尘作一颀。空里仰看都不见,碧山映得却分明。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枫叶飘红,莲房肥露,枕席嫩凉先到。帘外蟾华如扫。枝上啼鸦催晓。秋风又送潘郎老。小窗明、疏萤浅照。登高送远惆怅,白发至今未了。

冰壶底里步金沙,真到林逋处士家。未辨寒泉荐秋菊,且将瘦句了梅花。

抚景几今古,遗恨此江山。百年形胜,但见幽草杂枯菅。多少名流登览,赖有神扶坏栋,诗墨尚斑斑。风月要磨洗,顾我已衰颜。擎天手,携玉斧,到江干。一新奇观,领客觞咏有馀闲。烟草半川开霁,城郭两州相望,都在画屏间。便拟骑黄鹄,直上扣云关。

金刀落雪瓜如斗,小殿风来水杨柳。凤窠长簟不成眠,窃饮君王千日酒。传宣今夜吹玉笙,十指红蚕捻轻手。三十六竿调未齐,小倚琉璃御屏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