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颜长官百咏·空门

白莲有社一经过,会意由来不在多。
满目庐山青未了,闻钟归去意云何。

作品评述

《和颜长官百咏·空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朱继芳。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莲有社一经过,
会意由来不在多。
满目庐山青未了,
闻钟归去意云何。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空门(佛教寺庙)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思考和感悟。诗人通过对庐山的描绘,以及听到钟声时的感受,表达了对世俗繁忙生活的反思,表现了对佛教修行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赏析:
诗的第一句"白莲有社一经过",描写了诗人经过一座白莲社的情景。白莲是佛教中的象征,社则代表了庙宇或宗教团体。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暗示了他与佛教的联系,进而体现了他对佛教的兴趣和追求。

接着,诗的第二句"会意由来不在多",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理解。诗人认为,理解佛教的真谛并不在于学习大量的知识,而是在于领悟其中的内涵和精神。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入思考和体悟。

第三句"满目庐山青未了",以庐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青山绿水的景象。庐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这里被用来象征世俗的繁忙和喧嚣。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人世间喧嚣和纷扰的厌倦之情。

最后一句"闻钟归去意云何",诗人听到钟声,意味着佛教寺庙的修行者即将归去。诗人思考着他们的内心世界,诗意深沉。这句诗抒发了诗人对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和对修行者境界的赞叹。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佛教寺庙的景象,以及对庐山和钟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思考和向往。诗词深邃而含蓄,通过简洁的语言将人世间的繁忙与佛教修行的宁静进行了对比,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余地。

诗词推荐

黄牛偶际半槽水,忻然解缆离江涘。旧闻峡山最多奇,非涉风波难说似。千金莫买丹青临,今日真行图画里。魂惊险怪千万状,眼洗清奇数千里。戏石鹿儿玩铙鼓。缘木王孙卖弓矢。鹭鹚久立应有待,鸬鹚深没殊无底。大淖瀑濆续续生,怒涛惊浪层层起。好风转旂捷有神,长年捩柂翻堪倚。

秋晚南山行,小蹇就店秣。我亦念少休,无奈市儿聒。嗟尔亦坐饥,锱铢苦争夺。其心计亦厌,陷溺无自脱。我欲救其本,汝勿谓迂阔。要倾江海大,一洗锥刀末。人生顾须几?卒岁惟一褐。有地即可耕,何山不堪活?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名利有危机,老于农圃宜。

危楼得地著身安,冬日烘檐夏气寒。木末清风平与接,山中本色晚宜看。课儿勤读书充架,留客高谈袖满阑。门外流渠源水活,不妨时濯自吾冠。

随处自丘园,无心计子孙。江清平见寺,山小远连村。野况家常饭,真情故旧尊。兴来唯嗜酒,意到已忘言。

有奕明堂,万方时会。宗予圣考,作帝之配。乐酌虞曲,礼从周制。厘事既成,於皇来塈。

雨脚如奔冒远岑,须臾六合变层阴。坐回物物昭苏意,想见村村喜笑音。翁诧稻粱营米栈,妇忠裘褐拂衣砧。定知一熟酬诸愿,击壤歌中此感深。

芳屏画春草,仙杼织朝霞。何如山水路,对面即飞花。

日本沙门性颇灵,自携语孟到禅扄。也知中国尊朱子,不学南方诵墨经。

绿水黏天净无浪。转东风、_纹微涨。个中趣、莫遣人知,容我日日、扁舟独往。平生书癖已均恙。解名缰、更逃羁网。春近也、梅柳频看,枝上玉_、金丝暗长。

大鼎知难一手扛,此心已自十年降。旧存古镜磨无力,近喜三更月到窗。早岁文章真自累,一生忧患信难双。从今父子俱清净,共说无生或似庞。

雠收虽不愿,治粟亦何为。夜月同游处,春潮独往时。无心资造化,任运有成亏。护冷加餐食,幽居且自怡。

栖托近佳人,应怜巧语新。风光华屋暖,弦管牡丹晨。远采江泥腻,双飞麦雨匀。差池自有便,敢触杏梁尘。

孺亭滕阁少踟蹰,三度南游一事无。只觉流年如鸟逝,不知何处有龙屠。云归洪井枝柯敛,水下漳江气色粗。赖得与君同此醉,醒来愁被鬼揶揄。

敬尔身矣,怪其亲矣。逮其暮矣,云何吁矣。

思远楼前路。望平堤、十里湖光,画船无数。绿盖盈盈红粉面,叶底荷花解语。斗巧结、同心双缕。尚有经年离别恨,一丝丝、总是相思处。相见也,又重午。清江旧事传荆楚。叹人情、千载如新,尚沉菰黍。且尽尊前今日醉,谁肯独醒吊古。泛几盏、菖蒲绿醑。两两龙舟争竞渡,奈珠帘、

寒夜梦初醒。行尽江南万里程。早是愁来无会处,时听。败叶相传细雨声。书信也无凭。万事由他别后情。谁信归来须及早,长亭。短帽轻衫走马迎。

愁黛颦成月浅,啼妆印得花残。只消鸳枕夜来闲。晓镜心情便懒。醉帽檐头风细。征衫袖口香寒。绿江春水寄书难。携手佳期又晚。

李君禅味诗情里,解作黄金不润身。目断白衣檐酒阒,何妨聊破一垆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