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颜长官百咏·空门

白莲有社一经过,会意由来不在多。
满目庐山青未了,闻钟归去意云何。

作品评述

《和颜长官百咏·空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朱继芳。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莲有社一经过,
会意由来不在多。
满目庐山青未了,
闻钟归去意云何。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空门(佛教寺庙)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思考和感悟。诗人通过对庐山的描绘,以及听到钟声时的感受,表达了对世俗繁忙生活的反思,表现了对佛教修行和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赏析:
诗的第一句"白莲有社一经过",描写了诗人经过一座白莲社的情景。白莲是佛教中的象征,社则代表了庙宇或宗教团体。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暗示了他与佛教的联系,进而体现了他对佛教的兴趣和追求。

接着,诗的第二句"会意由来不在多",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理解。诗人认为,理解佛教的真谛并不在于学习大量的知识,而是在于领悟其中的内涵和精神。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入思考和体悟。

第三句"满目庐山青未了",以庐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青山绿水的景象。庐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这里被用来象征世俗的繁忙和喧嚣。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人世间喧嚣和纷扰的厌倦之情。

最后一句"闻钟归去意云何",诗人听到钟声,意味着佛教寺庙的修行者即将归去。诗人思考着他们的内心世界,诗意深沉。这句诗抒发了诗人对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和对修行者境界的赞叹。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佛教寺庙的景象,以及对庐山和钟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思考和向往。诗词深邃而含蓄,通过简洁的语言将人世间的繁忙与佛教修行的宁静进行了对比,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余地。

诗词推荐

官廨俯官溪,溪流极清泚。鱼游值天阴,竞指龙光起。古祠偶相邻,愚徒望风靡。我欲照衰颜,且展阑干倚。

君山南面浪连天,一客愁心两处悬。身逐片帆归楚泽,魂随流水向秦川。月回浦北千寻雪,树出湖东几点烟。更欲登楼向西望,北风催上洞庭船。

蒲颿风驶送行舟,篷底哦诗相棹讴。三老相呼兴不浅,溪回山拥近严州。

春来归路阅三州,是处跏趺懒出游。一到南园便忘返,亭边绿浸琵琶洲。

老更惊年改,闲先觉日长。晴熏榆荚黑,春染柳梢黄。云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低平稳船舫,轻暖好衣裳。白角三升榼,红茵六尺床。偶游难得伴,独醉不成狂。我有中心乐,君无外事忙。经过莫慵懒,相去两三坊。

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

深入虎穴,有屈难雪。天下应庵,只得一橛。

琐闱官接凤凰巢,蔼蔼青云器业高。一代后先书惠人,三朝中外主风骚。阜安广粤新城郭,慑伏幽燕旧节旄。元相台楼何处是,蓬莱山压海波涛。

古城阴、一川新浸,天然尘外幽绝。谁家幻出千机锦,疑是蕊仙云织。环燕席。便纵有万花,此际无颜色。清风两腋。炯玉树森前,碧_满注,共作醉乡客。长堤路,还忆西湖景物。游船曾点空碧。当时总负凌云气,俯仰顿成今昔。愁易极。更对景销凝,怅望天西北。归来日夕。但展转无眠

诸侯分楚郡,饮饯五谿春。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镜含世界几千春,非相非形假立名。汩没未尝离镜体,怜生谁合饮光人。

黯黯严城罢鼓鼙,数声相续出寒栖。不嫌惊破纱窗梦,却恐为妖半夜啼。

若不离四句,如何绝百非。直指西来意,西来意是□。权教参智藏,黑白转狐疑。妙得无非物,如如道不知。

予年行七十,惟日就志昏。虽高鸿鹄举,尚困鸡鹜喧。壮心久已摧,弱羽不得翻。每诵少游言,顾惭下泽辕。蜀公有高志,谢事久杜门。扰扰世俗务,不复挂口论。群经杂图史,拥坐如周垣。上谈千载故,速若水注盆。客来必命酒,左右拱诸孙。虽无鼓舞欢,自喜谈笑温。爷高顾吾私,有类

踪迹浮萍落五湖,一番相别一番疏。不知此去从何处,还许春风得见无。

欲谈无应莫吾容,悔不居身可否中。尽日小斋何所乐,芭蕉宜雨竹宜风。

平生懒作子公书,俯首铨曹一纪余。第有神驰招隐馆,久无梦到承明庐。文字真宜覆酱瓿,技能只合服盐车。清才弗悟亦尘役,早晚促君登石渠。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槐鼎虚班侧席求,已应难遂寇恂留。不如黄发貂蝉底,长占青云最上头。

槁项疲农病夏畦,喜闻烟雨四天垂。旋寻秔稻供糜粥,惊见新香玉满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