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送伯孺

千里西吴一骑轻,君行应是我归程。
孤身漂泊辞知己,八口饥寒仗友生。
绕涧松篁天竺路,满湖菱芡下菰城。
旅游到处羞贫贱,好向人前讳姓名。

作品评述

《再送伯孺》是明代徐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千里西吴一骑轻,
君行应是我归程。
孤身漂泊辞知己,
八口饥寒仗友生。

绕涧松篁天竺路,
满湖菱芡下菰城。
旅游到处羞贫贱,
好向人前讳姓名。

【译文】
千里之行,只身驱驰在西吴之间,轻盈矫健。
你的旅途应当是我回家的路。
孤身漂泊,告别了知己,
为了生计,我和八口之家忍受饥寒,
依靠着友情和互相扶持。

绕过涧水、松林和竹林,踏上通往天竺的路,
湖泊上盛开着菱草和芡实,菰城底下一片繁华。
在旅途中,我感到自卑和羞愧,
常常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旅途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归乡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描绘了作者自己与伯孺(可能是一位朋友或知己)分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

首节描述了作者孤身旅行的情景,通过一骑轻盈的表述,强调了作者旅途的艰辛和迅速,同时暗示了与伯孺分别的痛苦。第二节中,作者回忆起与伯孺的交情,感慨地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三节通过描绘旅途上的景物,如涧水、松篁、天竺、湖泊和菰城,表达了作者所经历的辛苦旅程和对家乡的向往。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感到的自卑和羞愧,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贫困身份,体现了作者的坚强和自尊。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家乡的深情思念,同时展示了作者坚韧不拔的品质。通过对旅途的描绘,诗词展示了明代社会中普通人民的生活艰辛和对友情的依赖,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这首诗词以其真实感人的情感和生活细节的描写,给读者带来了共鸣与感动。

诗词推荐

赋分微官即忍冬,衣单无计可防风。四方远志从头去,一水空青到底穷。地骨自寒谁与祛,天门欲到愧无功。是谁直上凌羊角,却更从容使脱空。

清风孤映紫宸班,平立伊周伯仲间。几岁苦心扶国步,今年喜色到天颜。羽书已静淮西报,翟辂初从塞北还。式廓中原断无事,从容廓庙有余閒。

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萝势入天。未必展来空似翅,不妨开去也成莲。月将河汉分岩转,僧与龙蛇共窟眠。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

书册元非幕府才,江山牵率老夫来。略分秋色归吟卷,又误春蓑下钓台。有意及时常轗轲,无心於物莫惊猜。幽居亦有穷生活,麦陇蔬畦手自开。

一疏危明主,千秋怨未平。湘累如有待,宣室竟无成。夜雨湖南草,春风江上城。可怜卑湿地,还复祀先生。

晴旭常难保,春寒未易禁。锋交马旋泞,室毁燕巢林。民望兵如雨,人言潦属阴。何当抉云雾,放出太阳临。

平昔曾闻锦水名,维舟特向此中行。只愁凡骨成仙去,寒却当年泉石盟。

广厦长廊四面围,小栏霜雪两三枝。帘帷壅蔽无人见,赖有中天日照知。

县称诗人理,无嫌日寂寥。溪山入城郭,户口半渔樵。月满弹琴夜,花香漉酒朝。相思不相见,烟水路迢迢。

龙峰邻吾州,赤子久失乳。或加手斲削,谁肯顷摩拊。有客来嘉禾,谈我读书坞。口称王侯贤,可配循吏古。廉不受私谒,公不畏强御。素秋下严霜,阳春沃膏雨。泽国鲈正肥,山泉茗尤苦。州县徒劳人,扬历安足数。莫思金带横,长学彩衣舞。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一年三送君,到家能几程。白云耿我怀,更想啼孩婴。过门道无恙,忧端幸少平。因之慰猿鹤,无为长怨声。

始讶长郊从此断,忽惊行客近前来。

[黄钟角]素精笔节,金行固藏。气冲炎伏,明河翻霜。功收有年,礼为有章。祗越眇冥,鸿基永昌。

子去何凄断,乡关岁月新,荒山寒带雨,古驿夜无人。生死风前烛,音容梦裹身。临分感平昔,挥泪到松筠。

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矫掌白云表,晞发阳和初。清夜降真侣,焚香满空虚。中有无为乐,自然与世疏。道尊不可屈,符守岂暇馀。高斋遥致敬,愿示一编书。

一点心灯,灵明炳焕。去古来今,清光无间。不同万斛金莲,惑乱痴人赏翫。今朝上元节,拈出普请看。拟方寻思,空华翳眼。

壶觞送客柳亭东,回首三齐落照中。老去厌陪新客醉,兴来多与古人同。戍楼藤角垂新绿,山店桎花落细红。他日诗名满江海,荠堂相见两衰翁。

列国分争几百年,人心天命不其然。欲儒概执春秋义,何忍斯民久倒悬。

共工发怒亦徒然,炼石忙忙女补天。既用断鳌并立极,此峰何不立当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