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王质的《栗里华阳窝辞.穫西田下噀辞》
拼音和注音
ráo shuāng lù xī shēn shān , fēng qì xī xiān chéng guō ér shēng h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深山:山里山外距离远、人不常到的山岭:~老林常有野兽出没。
城郭:(名)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泛指城市。
霜露:霜露shuānglù霜和露水,两词连用常不实指,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苏洵《六国论》
风气:(名)社会上或某个集团中普遍流行的爱好或习惯:社会~|学习~。[近]风尚|风俗。
王质
王质,字华卿,太原祁人。五代祖通,字仲淹,隋末大儒,号文中子。通生福祚,终上蔡主簿。福祚生勉,登进士第,制策登科,位终宝鼎令。勉生怡,终渝州司户。怡生潜,扬州天长丞。质则潜之第五子。少负志操,以家世官卑,思立名于世,以大其门。寓居寿春,躬耕以养母,专以讲学为事,门人受业者大集其门。年甫强仕,不求闻达,亲友规之曰:“以华卿之才,取名位如俯拾地芥耳,安自苦于亹茸者乎?扬名显亲,非耕稼可致也。”质乃白于母,请赴乡举。
原诗
平畴兮交远风,良苗兮怀新新。
欲升兮未升,猿鸟兮悲吟。
饶霜露兮深山,风气兮先城郭而生寒。
堇不苦兮将辞其实,难倍伊蓰周兮又奚著而奚作。
青山白莲兮辽辽邈邈,矧玉台兮金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