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即目二首

茅屋七五聚,沙汀八九磬。
梯山畦麦秀,囊石障溪湍。
父老鸡豚社,儿童梨栗盘。
幽居有馀乐,奔走愧儒冠。

作品评述

《山中即目二首》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茅屋七五聚,
沙汀八九磬。
梯山畦麦秀,
囊石障溪湍。
父老鸡豚社,
儿童梨栗盘。
幽居有馀乐,
奔走愧儒冠。

中文译文:
茅草搭成的屋子七八间,
河滩上摆放的石头有八九块。
山间的梯田里麦子长得茂盛,
袋子里的石头挡住了溪水的湍流。
村中的老人们养鸡养猪,
孩子们在一旁吃着梨子和栗子。
在这幽静的居所里,我享受着乐趣,
但我感到自己的行走不如儒冠之士那样高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山中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身份与行为的反思。

诗中的茅屋、沙汀、梯山和囊石等描绘了山中的自然环境,以及村庄中的日常生活场景。茅屋和沙汀传递出一种朴素、质朴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梯山上的麦子茂盛,显示了丰收的景象,而囊石挡住溪水的湍流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改造与利用。

诗中提到的父老鸡豚社和儿童梨栗盘,描绘了村庄中老人们的农耕生活和孩子们的快乐时光。这些形象展示了人们在简朴的生活中获得的欢乐和满足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反思。他在这幽静的山居中感到满足和快乐,但同时也自省自己的行为是否足够高尚。作者用儒冠来比喻有修养的人,暗示自己的不足和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山中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传达了作者对朴素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和修养。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和对高尚行为的追求。

诗词推荐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或剥或亨,或肆或将。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执爨踖踖,为俎孔

园中杨柳树,飞舞似含羞。如何风静处,尽放眼中愁。

带露葵花贮漆盘,周遭仍簇小鸡冠。人生爱赏无时足,但作姚黄魏紫看。

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妆侍玉樽。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江流不知几曲折,但见远树合复分。上滩下滩橹声急,眠沙白鸥如不闻。山行畏迟舟欲速,试较里程翻诘曲。都缘归计失平章,端恐青山笑人俗。

冻雪寒梅双蜡屐,澄江明月一竿丝。

广都江上送舟行,泪洒春风别少城。冉冉几经新岁律,依依犹有旧交情。尘冠当挂弹何用,革带频移瘦自惊。剩欲约公风雨夜,一灯相对话平生。

元夜风光,上都灯火,辉映春色。鳌冠仙山,龙衔瑞烛,银阙凌空碧。紫烟深拥,黄云孤起,人喜乍瞻天日。□云里,□□□□,侍臣□□鹄立。雾收霞卷,珠帘开遍,翠暮娉婷争出。倾国丛中,钧天合处,忽听鸣清跸。貂裘小帽,随车信马,犹忆少年豪逸。如今对,山城皓月,但余叹息。

东风杨柳门前路。毕竟雕鞍留不住。柔情胜似岭头云,别泪多如花上雨。青楼画幕无重数。听得楼边车马去。若将眉黛染情深,且到丹青难画处。

休休莫莫。当年不负西湖约。一技初见横篱落。嚼蕊闻香,长是醉乡落魄。而今对酒空斟酌。老来多病情非昨。谁人伴我临东阁。冷淡吟怀,犹可追前作。

□先□皇志,公除法从真。玉楼要新记,铁壁夺全人。宿草俄封墓,柔蒲谩裹轮。岂无南董氏,奋笔传名臣。

往晴忧小旱,今雨慰深望。细听林园响,如闻粳稻香。客来无褦襶,兴可傲羲皇。恨我疡居体,孤渠醉作乡。

对舞鸣仍和,双飞去复回。归家千载远,丹灶付苍苔。

国蹙公卿耻,诸贤强自宽。向来沙市冢,太半徒公安。

百世东坡居士,千秋甫里先生。近识南湖高隐,相望今古同情。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青青连枝树,苒苒久别离。客游广陵中,俱到若有期。俯仰叙存殁,哀肠发酸悲。收情且为欢,累日不知饥。夙驾多所迫,复当还归池。长安三千里,岁晏独何为。南出登阊门,惊飙左右吹。所别谅非远,要令心不怡。

印留麋鹿野禽踪,岩壁渔矶几处逢。金谷晓凝花影重,章华春映柳阴浓。石桥羽客遗前迹,陈阁才人没旧容。归去扫除阶砌下,藓痕残绿一重重。

十二街中何限草,燕蓊尽欲占残春。黄花扑地无穷极,愁杀江南去住人。

轩冕真成寄,江山早见招。懒从春后觉,意别枕边消。竹色侵书静,松声落耳遥。妄心朝雾薄,乌鹊莫相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