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范龙阁五丈奏议三绝

抚编屡叹才谟远,早岁升堂拜若人。
亹亹听言皆破的,龙蛇蟠屈负经纶。

作品评述

《读范龙阁五丈奏议三绝》是苏籀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抚编屡叹才谟远,
早岁升堂拜若人。
亹亹听言皆破的,
龙蛇蟠屈负经纶。

诗意:
诗词表达了作者苏籀对范龙阁的《五丈奏议》的赞叹和思考。苏籀自幼聪颖,早年就有卓越的才智,年幼时就被提拔进入朝廷,并敬仰范仲淹这样的贤才。然而,他对自己的才华与智谋感到遥不可及,心中对范仲淹等人的聪明才智深感敬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苏籀对范龙阁的《五丈奏议》的思考和敬佩之情。诗中的"抚编"意味着苏籀抚摩着毛笔,暗示他正在思考范龙阁的议论。"屡叹才谟远"表明苏籀对自己的才智和谋略感到自愧不如,对范仲淹等人的智慧感到遥不可及。"早岁升堂拜若人"描绘了苏籀年少时就得到朝廷的提携,并且对范仲淹等贤才表示敬意。"亹亹听言皆破的"表明苏籀虚心向人请教,谦虚地接受各种意见和建议,并且认识到自己的见识有限,还需要学习。"龙蛇蟠屈负经纶"形象地描绘了苏籀的才华和智慧有如千头万绪的龙蛇,但由于自己的能力和才智有限,无法胜任治理国家的重任。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智的自谦和对范仲淹等贤才的敬佩之情。通过对才智的思考和对他人的赞叹,诗人苏籀展示了一种虚怀若谷的态度,表达了对学识和智慧的渴望。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凝练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并且给人以启迪,敦促人们在追求知识和智慧的道路上保持谦逊和进取的态度。

诗词推荐

寂寥孤馆掩黄昏,满抱羁愁谁与论。时候早寒淮北地,田庐多润海边村。天凝蜃气朝犹暗,风杂潮声夜复喧。几夜强眠眠不得,拥炉枯坐欲销魂。

梅雪弄芳馨。饯日迎辰契月蓂。争着琴堂称贺处,娉婷。满捧霞觞璨鲤庭。鹤等更龟龄。八十仙翁醉复醒。好倩洛阳驰誉手,丹青。乞与人间作寿星。

箪瓢门柝不堪贫,奴婢甘心自屈身。驷马高车光郡国,看来等是乞墦人。

千层坠为一毫差,还了鱼须脱革华。数尺了无怀内锦,三斤空有话头麻。早曾谒帝吟薰殿,晚欲逃儒入墨家。自笑老人心尚骏,故吾不换换新花。

以逊而绵者,居然古性情。温恭瞻道貌,响浪听心声。施药痊诸病,留田与后耕。日予拜嘉惠,欲报乏连城。

万人竞渡一标归,乡国今犹记锦衣。芹藻再思俱有造,穀蒲连执总成非。风吹剑首空遗吷,日照禺中遽落晖。宿草纵存无路哭,追怀往事共歔欷。

天上人间酒最尊。非甘非苦味通神。一杯能变愁山色,三笺全迥冷谷春。欢后笑,怒时瞋。醒来不记有何因。古时有个陶元亮,解道君当恕醉人。

出门何所有,四面围青山。是溪从山来,亦复兹回环。高人颍川君,结茅此中间。溪光挹潋滟,溪响听潺湲。四面勿着桥,往来听渠艰。是名仙凡界,亦曰清浊关。可人送过溪,否则溪上还。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萧萧疏雨吹檐角,噎噎暝蛩啼草根。闲却荒庭归未得,一灯明灭照黄昏。

天下名山饶洞穴,不似南安最奇绝。一峰突兀上干天,十二子孙旁就列。上有虚窗透碧霄,夜分明月归岩腹。

初弦月挂林梢,又一番西园,探梅消息。粉墙朱户,苔枝露蕊,淡匀轻饰。玉儿应有恨,为怅望东昏相记忆。便解佩、飞入云阶,长伴此花倾国。诗腰瘦损刘郎,记立马攀条,倚阑横笛。少年风味,拈花弄蕊,爱香怜色。扬州何逊在,试点染吟笺留醉墨。谩赢得、疏影寒窗,夜深孤寂。

过午风犹怒,及昏寒骤增。衣皆袷无絮,被只楮非缯。所赋端如此,谁令病不胜。更怜余习在,挟册自篝灯。

郭相谋深古来少,词翰升堂为君扫。忆君诵诗神凛然,相逢苦觉人情好。歌词自作风格老,百壶且试开怀抱。皂盖能忘折野梅,浣花溪里花饶笑。

山入春江雨不收,江寒得傍翠云裘。谁家山影风帆转,误作梨花一段愁。

凭高莫送远,看欲断归心。别恨啼猿苦,相思流水深。翠云南涧影,丹桂晚山阴。若未来双鹄,辽城何更寻。

今岁韶光好,田闾气象淳。政平无横赋,粟贱少穷民。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蚤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

灌木寒声集,丛筱静色深。冰霜岁聿暮,方昭君子心。射干蔽豫章,慨惜自古今。嶰谷失黄钟,大雅变正音。为子酌大斗,为我调鸣琴。仰偃草木间,世道随浮沉。

春色初回杜若洲,隔烟时见矫轻鸥。嵩云缑月年年梦,楚柁吴樯处处愁。鱼跃银刀论网买,酒倾绿蚁满杯浮。前生杜牧吾身是,又向江南遍倚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