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欧大任的《颁历》
拼音和注音
míng jiá zì néng zhī huì shuò , zhú shū hé dàn jì chūn q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晦朔:1.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与第一日。2.早晚、旦夕。
竹书:古代无纸﹐在竹简上记事书写。后人称编缀成册的竹简为竹书。
欧大任
不详
原诗
庭燎高照殿东头,玉历初颁拜冕旒。
蓂荚自能知晦朔,竹书何但纪春秋。
漕船半议沧波转,弩骑新归大漠游。
三五泰阶今可奏,侍臣谁最似吾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