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昭觉老

久矣耆年罢送迎,喜闻革履下堂声。
游山笑我蓦直去,过夏怜君太瘦生。
庭际楠阴凝昼寂,墙头鹊语报秋晴。
功名已付诸贤了,长作闲人乐太平。

作品评述

诗词:《访昭觉老》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久矣耆年罢送迎,
喜闻革履下堂声。
游山笑我蓦直去,
过夏怜君太瘦生。
庭际楠阴凝昼寂,
墙头鹊语报秋晴。
功名已付诸贤了,
长作闲人乐太平。

中文译文:
许久以来,我年事已高,不再迎送客人,
欣喜地听到你放下官靴的声音。
我去游山,你笑我突然出发,
夏天经过时,我忧虑你太过瘦弱。
庭院里楠木的阴凉凝结着午后的寂静,
墙头的鹊鸟报告着晴朗的秋天。
功名已经交给贤才们了,
长期做个闲人,享受太平盛世的乐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写给昭觉老人的访问之作。陆游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而昭觉老人则是一位智慧和有见识的长者。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昭觉老人的敬意和赞赏,也展现了对自己和时代变迁的思考。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年事已高,不再迎送客人,却喜闻到昭觉老人放下官靴的声音。这表明昭觉老人已经不再追逐功名利禄,选择过上了闲适自在的生活,而作者对此表示欣喜和敬佩。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去游山的事情,而昭觉老人则笑他突然离去。这种对于自由自在的行动的赞赏暗示了诗人对昭觉老人心态和生活态度的认同。作者还忧虑夏天路过昭觉老人的住处,怕他过于瘦弱。这种关切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昭觉老人的深厚友谊和关心。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庭院中楠木的阴凉和墙头的鹊鸟。楠木的阴凉和午后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而鹊鸟报告着秋天的到来,预示着时光的流转。这些景物的描绘使得整首诗获得了一种静谧和寂静的氛围。

最后,诗人表示功名已经交给贤才们了,自己长期做个闲人,享受太平盛世的乐趣。这表明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追逐已经心灰意冷,更加向往安宁与太平的生活。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昭觉老人的敬佩和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庭院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时光流转和变迁的主题。这首诗词既赞美了昭觉老人的智慧和生活态度,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和整个社会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屏迹山间岁月深,四围绿树总成阴。已欣丛竹生湖岸,更爱双莲出水心。倚杖顿惊明老眼,舣舟还喜豁烦襟。病余虽是无佳思,乘兴何妨试一吟。

小雨纤纤润,轻云淡淡阴。溪光清绝处,山影悴微深。蚕市朝何寂,牛歌晚不瘖。高吟怜节物,合把酒尊斟。

宣呼昼入蕊珠宫,玉女窗扉薄雾笼。待得华胥春梦觉,半竿斜日下厢风。

君忆东湖不久归,我思陈迹恍难追。殷勤为报莺花说,止有诗情似旧时。

石屏苔色凉,流水绕祠堂。巢鹊疑天汉,潭花似镜妆。神来云雨合,神去蕙兰香。不复闻双佩,山门空夕阳。

大内隔重墙,多闻乐未央。灯明宫树色,茶煮禁泉香。凤辇通门静,鸡歌入漏长。宴荣陪御席,话密近龙章。吟步彤庭月,眠分玉署凉。欲黏朱绂重,频草白麻忙。笔力将群吏,人情在致唐。万方瞻仰处,晨夕面吾皇。

常思止禅者,返本如婴儿。一念万年去,春秋都不知。斫倒寒岩无影树,回头焰里再抽枝。春老别吾入郦去,缘生会有归山咦。净榻相看坐,清风起四维。

小宴清秋。霎时见了,雨散云收。柳絮轻柔,梅花闲淡,宫院风流。空教梦绕青楼。待说个、相思又休。无奈情何,不来眼底,常在心头。

余寒欺酒不成醺,转觉供诗景物新。篛笠带归山路雨,竹箫吹老陇梅春。田君泉石闲招隐,颜子箪瓢自食贫。莫诧柴门回俗驾,东风不受庾公尘。

水远山遥疑剑断,风愁雨恨只铃知。

达人贵适己,脱屣离王庭。袖此转物手,悦我违俗醒。睆彼岐山鸟,扬光来青冥。岂其览德辉,而肯啄腐腥。翻云吐嘉音,濯露洁修翎。纷纷世网密,何由觌尔形。

春光可揽去如惊,乐事能追不得行。楔事已觞王内史,披香只赋庚兰成。敢嫌塞柳浑无意,尚喜山花自有名。嵩少未归无著处,此身曾是亦诸生。

竹头抢地风不举,文书堆案睡自语。看马欲□顿风尘,亦思归家洗袍裤。

底事黄鹂唤不休,出门欣见绿阴稠。残花满地无人扫,芳草连天起客愁。泪落田间闻牧笛,醉归江上问渔舟。杜鹃也合催春去,何处而今孟浪游。

士生有轻重,初非他人为。视身真千钧,所压无不摧。群偷让弊汉,喘走恐后时。隆中贤少年,长啸弄锄犁。白头左将军,敛衽喜得时。狠石挈紫髯,老瞒受鞭笞。艰难永安诏,委国忘其儿。心知龙鸾人,不顾鸱鸦资。使无三顾重,一饱起相疑。

几许椎埋尽把耡,而今户户偃犀渠。太平无象从何见,一夜春风长碧蔬。

我有爱山癖,苦无买山钱。平生天柱梦,今日地行仙。九锁何曾碍,三椽若有缘。鹅溪三百幅,唤起老龙眠。

春浦雪,涧泉梅。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因击鲁句践,争博勿相欺。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筋力已非旧,逢寒亦自怜。风霜在檐外,妻子语灯前。纸被添新絮,茶瓯煮细泉。虽云方寸地,春意一陶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