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鉴上人

一从携手阻戈鋋,屈指如今已十年。
长记二林同宿夜,竹斋听雨共忘眠。

作品评述

《寄鉴上人》

芸熙之前拖延,
计量已过十余年。
多次夜宿二林寺,
听雨于竹斋间。

译文:

朋友鉴上人啊,
我们曾一起阻止了频繁的战争,
不经意间已经过去了十年。
我依然记得我们曾在二林寺共度一个夜晚,
在竹斋中听雨,一起忘却了烦恼。

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左偃写给鉴上人的一封寄托情谊之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重和对共同经历的回忆。诗人在开头提到了曾经一起阻止战争的经历,用“携手阻戈鋋”来形容,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和平的追求。而“屈指如今已十年”一句则让人感叹光阴流转,时光如梭。

接下来的两句“长记二林同宿夜,竹斋听雨共忘眠”描绘了作者和鉴上人在二林寺共度一夜的情景。二林寺是个僻静的地方,而竹斋听雨更是增添了一种宁静与闲适的氛围。通过这种共同的体验,作者与鉴上人之间的友谊更进一步,彼此的心有所通。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描写共同经历和共同情怀来打动读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推荐

相送不忍别,更行一程路。情知不可留,犹胜轻别去。二陈拱连璧,僊李瑚琏具,周子隽拔俗,郑子秀风度。嗟我与五君,曩如栖鸟聚。偶投一林宿,飘摇共风雨。明发各飞散,後会渺何处?栖鸟固无情,我辈岂漫与?班荆一炊顷,听此昆弟语。把酒不能觞,有泪若儿女。修程各著鞭,慷慨

抒情

沧海人间别一天,只容渔父钓苍烟。而今蜃起楼台处,亦有北来蕃汉船。

抒情

皇泽淹时久,人怀孝可移。不应当后患,端恨未前知。国破言犹壮,身亡义不亏。青编照千古,昭代有芳辞。

抒情

西风吹雨洗林庐,夜深凉气生庭除。呼童为我扫籧篨,便欲拂拭红氍毹。冠巾三肃傅头颅,絺绤轻利体不濡。似觉礼法由吾徒,寝甘食美增腹腴。床头有酒不用沽,更烦黄菊催红萸。一秋办取三百壶,二三佳友不可无。

抒情

不如柳絮,穿帘透幕,飞到伊行。

抒情

尻脽连接召徐严,谁羡平生太史谈。汗简杀青推老手,未应留滞只周南。

抒情

过去娑婆树,如是罗睺罗。师子同坐食,付般若摩诃。

抒情

太伯全至让,远投蛮夷间。延陵嗣高风,去国不复还。尊荣比蝉翼,道义侔崇山。元规与峻节,历世无能攀。

抒情

南山如佳人,秀色慰我思。微风从东来,清洛摇春漪。驱马出门去,悠悠踏长堤。暖日丽花草,微云渡南溪。高丘者谁子,断裂岗前碑。当年岂不伟,泯泯今谁知。老翁驱牛耕,坟草半已犁。功名但若此,达士观如遗。饮酒复饮酒,劝君无复辞。人生百无益,惟有饮庶几。

抒情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风采妙,凝冰玉。诗句好,余膏馥。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抒情

阴崖虎豹露须牙,元是枯槎着藓花。不向明堂支万祀,玄冬苦节未须夸。

抒情

陈迹难寻天柱源,疏封投老误明恩。国人欲识公归处,杨柳萧萧白下门。

抒情

万壑秋潭静,千岩夜色新。山中花作妓,海上月为宾。酒泛丹丘桂,羹传碧涧莼。暖云凝石榻,高卧傍南宸。

抒情

绿阴如雨万条斜,啼罢朝莺又晚鸦。尽日春风无别意,只吹花点过西家。

抒情

醉掬山先走,行呼月后随。欲眠梧影下,又恐白云知。

抒情

风欹众柳自成姘,雨泣残花不忍看。急唤麴生尝杏子,及渠小苦未生酸。

抒情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抒情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骂东风。

抒情

阿熊去我时,秋暑削甘瓜。离别日月除,莲房倒箭靫。得书报平安,肥字如栖鸦。汝才跃炉金,自必为镆鋣。穷年抱新书,挽条咀春葩。弄笔不能休,屈宋欲作衙。屈指推日星,许身上云霞。安知九天关,虎豹守夜叉。祝田操豚蹄,持狭所欲奢。文章六经来,汗漫十牛车。譬如观沧海,细大

抒情

遐想高风殊未崖,舣舟夜访子陵台。衔山西照情何限,逝水东流梦不回。双桨未闻卿月过,一尊先为客星开。东都人物俱煨炉,独有先生迹未灰。

抒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