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二首

棠潜俄正鲁封圻,施伯安翔稛载归。
屍授夷吾宁复此,君臣应愧始谋非。

作品评述

《管仲二首》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管仲的伟大事迹和他与君臣之间的关系。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棠潜俄正鲁封圻,
施伯安翔稛载归。
屍授夷吾宁复此,
君臣应愧始谋非。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管仲的故事。在诗中,棠潜、俄正、鲁封圻是地名,指的是管仲的旅途。施伯安翔、稛载归是管仲的功绩,表达了他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屍授夷吾指的是管仲接受殷商夷吾的教诲,表明他在学习和传承上的优秀品质。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君主和臣子都应该感到惭愧,因为管仲的努力和智慧远远超出了他们。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管仲的故事,展现了他的杰出才能和为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管仲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管仲之器,射者之箭”。他提倡改革,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使鲁国在当时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诗词通过地名和动词的描述,将读者带入管仲的旅途中。施伯安翔、稛载归表达了管仲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显示了他的智慧和才能。屍授夷吾则突出了管仲的学习和传承精神,显示了他不断进取的品质。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君主和臣子应该意识到,他们的努力和智慧远远不及管仲,应该对管仲感到惭愧。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管仲的崇敬和钦佩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管仲的伟大事迹和他与君臣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管仲的敬意和赞美。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冰萼瓊华次第开。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里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

青丘神父能为政,碧落仙翁好作诗。旧事齐儿应共记,新篇楚老得先知。怀砖大岘如迎日,供帐阊门胜去时。若与鸱夷斗百草,锦囊佳丽敌西施。

裹了青衫簪了缨,此身便是一浮萍。五年客路春风熟,各里乡关夜月明。华鹤归来惊物变,白狼依旧逼人清。山中老宿争迎我,辑杖相呼问甲庚。

妙龄驰誉满东吴,落笔骅骝走坦途。四十年来鸣道学,一千人内最群儒。二松不负经纶志,三迳真成隐遁娱。老我与君端莫逆,遗文时阅漫长吁。

愁少怜诗酒,閒多忽簿书。登楼当白昼,冯槛看清滁。风急移凉榻,云归想故庐。往来桥上客,谁得见长鱼。

南峤风云久肃清,坏沟残垒号升平。官曹惟识簿书字,民俗不知金鼓改朝换代。

岁晏层冰合,烟尘起羯陲。文昌先命将,羽檄便徵师。天迥星狼灭,宵寒月魄亏。前军临瀚海,后骑缚阏氏。苏北胡沙静,河南露版驰。辽阳诸父老,重睹汉官仪。

一镜三百里,环以碧玉峰,天公赐我厚,极目为提封。烟收见石帆,雨霁望卧龙,嵯峨宝林塔,迢递天章钟。兴来思一出,霜晴及初冬。父老舍杖迎,衣冠颇严恭,语我相识久,幸未弃老农,间者传伏枕,喜闻足音跫。贫舍有盘餐,勿责异味重,荞饼新油香,黍酒瓮面浓,已遣买扑握,亦可

籍甚柯山政,儿童识贵温。欢谣闻魏阙,殊宠镇吴门。就养家传子,休官泽及孙。吾乡耆旧传,千载德弥尊。

日日处方候脉,时时推荚禳灾。门外虽无车辙,医生卜叟犹来。

冰霜骨格玉精神,索笑巡檐不厌频。清瘦绝如人有韵,品题除是笔无尘。一枝影裹溪山晚,万斛香中天地春。几度见渠诗便好,此花前世定诗人。

金坚玉纯,文郁礼缛。来从帝年,作瑞王国。天开地闢,日熙春燠。兹谓盛事,永燕茀禄。

篱壁皆香气,寒梅深复深。预愁花落后,门径亦难寻。春雨又将至,暮山俱已阴。别时闻谷响,应和主人吟。

长相思,久离别。关山阻,风烟绝。台上镜文销,袖中书字灭。不见君形影,何曾有欢悦。

翠合初疑无路往,停鞭邂逅成清赏。僧炉坐稳纸窗明,细雨忽来山竹响。

小雨冥冥暗市楼,无聊一日似三秋。穷愁顾我堆千斛,健笔期君回万牛。语怪未应书咄咄,身閒底用赋休休。晓来春到西窗外,唤梦一声黄栗留。

陇头一段气长秋,举目萧条总是愁。只为征人多下泪,年年添作断肠流。

寒梢独挺昂霄意,苍盖犹矜傲雪颜。盘膝倦吟无一事,老僧心与白云閒。

句法天难秘,工夫子但加。参时旦柘树,悟罢岂桃花。要共东西玊,其如南北涯。肯来谈个事,分坐白鸥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