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引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
春朝雨霁轻尘歇。
征鞍发。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尽一杯酒,歌一阕。
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
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
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作品评述

《阳关引》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
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尽一杯酒,歌一阕。
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
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
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和离别的感慨,以及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大草原上的烟雾和宽广的景色,以及渭水的波澜声音,展示了战争和边塞的苍凉和辽阔。诗人提到春天的早晨,雨过天晴,尘土消散,战马鞍上的人准备出征。他指着青青的杨柳,又轻轻地攀折下来,心中感到忧郁,意识到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他再倒满一杯酒,唱一曲歌,叹息人生,认为最难的是团聚容易分别。他劝告自己不要拒绝陶醉,倾听阳关彻底的音乐。他思念着故人,虽然相隔千里,但他们仍然在同一轮明月下思念对方。

赏析:
《阳关引》以寇准独特的笔触展示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人们的离别之情。诗人通过塑造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表达了对战争和离散的思考和感叹。他运用富有音乐感的语言,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的情感和氛围。

诗中的塞草烟光和渭水波声,描绘了边塞地区的广袤和荒凉。春天的早晨,雨过天晴,尘土消散,征马即将启程,这一描写使人感受到边塞战争的严峻和紧迫。青青的杨柳被轻轻攀折,动作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离别的痛苦。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贯穿全诗,他认为人生中最难的是团聚,而分别却是容易的。他劝告自己不要拒绝陶醉,去倾听阳关彻底的音乐,这种态度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友情的珍惜。诗人最后念及故人,虽然分隔千里,但他们依然能够通过共同的明月彼此思念。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离别的思念。它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痛苦,同时也传达了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怀念。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边塞的广袤和苍凉,以及作者对离别和友情的思考和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诗词推荐

兹为何人宅,桂柏犹苍苍。楼阁已倾卸,下有室与堂。窗户半拆卸,髹漆留余光。釜去存破灶,画剥欹颓墙。想见全盛时,日夜崇豆觞。书塾在其左,子弟声琅琅。问今安所往,岂不有死丧。死丧则不然,避兵移他乡。他乡亦不远,深阻逾磵冈。自古有避地,兵来尚可避。惟有避役难,追逮

阳关

合欢双树阿那,时有清禽好声。遮莫云阴昼晦,由来昏晓分明。

阳关

渭滨一叟发垂素,西伯与之无雅故。幡然为舍钓鱼竿。八极风云生指顾。先生少与文叔游,眼看日角兴炎刘。胡为掉头不肯住,垂纶依旧披羊裘。周文虚已师贤哲,光武规模欠宏阔。三公清坐台阁尊,先生回首桐江月。桐江月色无古今,白波苍嶂幽人心。

阳关

良辰佳景列华筵。笙歌奏筦弦。位居荣显子孙贤。功名事双全。庆祝寿,拜尊前。重重福禄坚。愿如彭祖寿齐年。金杯劝寿仙。

阳关

满目尘沙塞路蹊,梦魂久已忆山栖。谁知烟水清溪曲,只在天都紫陌西。镇日浮舟穿柳涧,有时调马出花畦。到来宾主纷相失,总似仙源径易迷。

阳关

抟将盛事更无馀,还向桥边看旧书。东越独推生竹箭,北溟喜足贮鲲鱼。两回谁解归华表,午夜兼能荐子虚。须把头冠弹尽日,怜君不与故人疏。

阳关

岚气湿征衣,千滩落翠微。悬崖樵屋小,破庙祭人稀。岸石看船立,溪禽贴水飞。乡心与客思,向晚重依依。

阳关

浅闻深悟,深闻不悟。迷逢达磨,赵婆呷醋。

阳关

紫鸾飞去,玉殿锁坤宁,珠箔俨银屏。仙家不似人间世,无处觅云軿。金铺肃肃湛严扃,天册下彤庭。嘉觞好在新宫荐,万世妥神灵。

阳关

花锦蝶翻红,柳烟莺织晓。曾不动机丝,夺尽春工巧。玄中玄,妙中妙。三世诸佛觑不破,历代祖师穷不到。穷得到,寒食清明,家家拜扫。

阳关

香尽铜炉火不增,一床寒被卧春冰。不知明月将人梦,去落红楼第几层。

阳关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经马伏波。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

阳关

萧寺送行频,蝉声入座新。夏云骄酿雨,关树远通津。门外长安路,樽前出塞人。愿分双宝剑,万里静胡尘。

阳关

紫芝峰上一凭栏,烟草茫茫天地宽。眼界已随流水去,丹青无复旧时看。

阳关

十里当勍敌,临机事寖危。萆山兵已遣,背水阵尤奇。前泽书诚有,行权我独知。正须投死地,何用恤群疑。拔帜终如约,传餐亦应期。孙吴非纸上,方略要从宜。

阳关

昔行巩洛间,马瘦天复阴。寒烟淡不收,一拂横长林。当时无画工,负此清赏心。今朝石上迹,历历皆可寻。轻素已纷泊,老榦仍萧森。坐令高兴还,野气生衣襟。丹青不耐久,风日易消侵。何如造化真,更彼岁月沈。昌言家素贫,购此糜百金。请镌好事名,千古无销沈。

阳关

别坞破苔藓,严城树轩楹。恭闻禀璇玑,化质离青冥。色可定鸡颈,实堪招凤翎。立窥五岭秀,坐对三都屏。晴月窈窕入,曙烟霏微生。昔者尚借宅,况来处宾庭。金罍纵倾倒,碧露还鲜醒。若非抱苦节,何以偶惟馨。徐观稚龙出,更赋锦苞零。

阳关

沔阳湖上小留连,疑是前时李谪仙。流向夜郎才半道,径还江夏乐当年。个侬生以才为累,阿堵官于老有缘。待得公归吾亦罢,春风先办两渔船。

阳关

秋日不照天,秋云自明晦。脱叶下衰草,蜩蝉事今退。天地功方成,草木犹怨顇。志士感所怀,长吁下清泪。

阳关

朱楼影直日当午,玉树阴低月已三。 ——光腻粉暗销银镂合,错刀闲剪泥金衫。 ——威绣床怕引乌龙吠,锦字愁教青鸟衔。 ——裒百味炼来怜益母,千花开处斗宜男。 ——光鸳鸯有伴谁能羡,鹦鹉无言我自惭。 ——威浪喜游蜂飞扑扑,佯惊孤燕语喃喃。 ——裒偏怜爱数螆蛦掌,每忆光

阳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