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州赠颜守木

汝病三辞印,吾来两驻车。
雪堂留倡和,秋榻共琴书。
堕泪看归雁,谋身作老渔。
行藏惭颇似,把袂各踌躇。

作品评述

《许州赠颜守木》是明代李濂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汝病三辞印,吾来两驻车。
雪堂留倡和,秋榻共琴书。
堕泪看归雁,谋身作老渔。
行藏惭颇似,把袂各踌躇。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李濂拜访朋友颜守木的场景。诗中传达了离别之情、友谊之情和人生追求的主题。

赏析:
首句"汝病三辞印,吾来两驻车"表达了作者对颜守木身体不适的关切。李濂三次前来拜访颜守木,而颜守木则两次驻车相迎,表现出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

接下来的两句"雪堂留倡和,秋榻共琴书"描绘了两人在一起共度时光的情景。"雪堂"指的是冬天的房间,"倡和"指的是一种合奏的音乐形式,暗示着两人在一起欢歌笑语;"秋榻"则指的是秋天的床榻,"琴书"则代表了两人共同的文化爱好,暗示着他们在一起共享读书的乐趣。

第四句"堕泪看归雁,谋身作老渔"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思考。作者眼泪滑落看着归鸿,意味着分别之时的伤感。而"谋身作老渔"则表明了颜守木对未来的规划,他希望过上宁静简朴的渔民生活。

最后两句"行藏惭颇似,把袂各踌躇"表达了两人对自己行为的谦虚之情。"行藏"指的是言行举止,"惭颇似"表示对自己的行为持有一定的愧疚之意。"把袂各踌躇"则暗示着两人在离别之际的迟疑和彼此的依依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述离别、友情和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作者与颜守木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流露都给人以温馨和感动的感觉,展示了明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

诗词推荐

吾评孟浩然,雅意作诗人。死经四百载,赋诗名愈新。爵禄岂不赏,不义宁贱贫。身虽遭放还,未必非得亡。

宿云浓澹弄空明,桃李吹香雨屡经。燕识旧巢犹颉颃,枝骈新绿尚芳馨。力田须待年多黍,知病好寻参与苓。莫为无家动乡思,且筹杰论献明廷。

绛縠囊收白露团,未曾封植向长安。昭阳殿里才闻得,已道佳人不奈寒。

酴醾雨后飘春雪,芍药负前散晚霞。一种繁香伴行客,只应多谢剌玫花。

墨乡守墨不作恶,岁晚左就醉乡公。何人吾伊惊夜半,大雪北窗歌国风。

竹国风世界,梅兄雪友朋。地清无可比,且道玉壶冰。

诗材画笔本同姿,造物嗔人可怨饥。行橐君无叹悬磬,褐衣我亦欠絇丝。

夜宿樟林海边寺,海风吹梦五更寒。此身不似天涯近,枉作并州老泪看。

梦觉罗浮迹已陈,至今想像事如新。相思一样窗前月,似见三生石上春。的的孤芳冰气魄,疏疏冷蕊雪精神。料应楚些难招至,欲倩花光为写真。

幽林转阴崖,鸟道人迹绝。许君栖隐地,唯有太古雪。人间黄屋贵,物外只自洁。尚厌一瓢喧,重负宁所屑,降衷均义禀,汩利忘智决。得陇又望蜀,有齐安用薛?干戈几蛮触,宇宙日流血。鲁连蹈东海,夷齐采薇蕨。至今阳城山,衡华两丘垤。古人不可作,百念肝肺热。浩歌北风前,悠悠

泪眼注,临当去,此时欲住已难住。下楼复上楼,楼头风吹雨。风吹雨,草草离人语。

为君歌岁寒亭子,无烦洲畔鹦鹉。江山胜概风霜地,要近鲁东家住。丘壑趣。应素爱、昂霄老柏孤松树。登高作赋。想白云阳春,碧云日暮,别有倚楼处。金闺彦,尚忆西清接武。年来乔木如许。团茅时复羲皇上,我醉欲眠卿去。歌欲举。还自悟君亭,琢就琼瑶句。疏斋试与。倩倚竹佳人,

谁传新语到边州,来自銮坡最紧头。句法自成台阁样,交盟犹为友朋谋。忆征西府劳清梦,望上东门想贵游。何似天风轻借助,放教归老钓鱼舟。

欧公命苏公,吟咏月石屏。苏公与范子,酬唱涵星泓。两公文字祥,天畀子墨卿。嗟予何为者,而得二美并。屏也欧青毡,流传到柴荆。砚兮此尤物,秋月端正生。盘拏丹桂枝,琼绕白玉绳。姮娥寔天眼,皎皎不自呈。但留双蛾眉,下镇蟾兔精。我生月斯望,真契非强名。乌玦磨有光,玄云

风霜九月冷飕飀,湖海飘然一布裘。亲见宓羲初画卦,转头三十万春秋

高楼重重闭明月,肠断仙郎隔年别。紫萧横笛寂无声,独向瑶窗坐愁绝。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恨满牙床翡翠衾,怨折金钗凤凰股。井深辘轳嗟绠短,衣带相思日应缓。将刀斫水水复连,挥刃割情情不断。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妾身愿作巫山云,飞入仙郎梦魂里。

三年杜门,莫适往还。幽人衲僧,相对忘言。饮之一杯,失笑欣然。我来颍川,如游庐山。

绮阁香销,玉砌梦残,凄凉旧台。对御沟红叶,一番木落,宫墙黄菊,几度花开。水溯岷源,山联吴会,目送征鸿安往哉。都休问,六朝人物,谁拙谁才。平生衮衮烟埃。记匹马当年荆蜀淮。叹凋零殆尽,词源已竭,消磨未去,酒量犹恢。八跪蟹肥,四腮鲈美,客有可人招不来。油幢暇,凭

祠部源流远,来嫔曲阜孙。事夫终妇道,训子大吾门。颁诰恩光渥,升堂笑语温。相期送丹旐,马鬣近周原。

为爱飞泉洒雪凉,无缘移近曲栏旁。直须买断清溪住,引取寒声绕卧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