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嵩项

九州环绕持棋枰,万岁嵩高看太平。
四海有人能统御,中原何复有交争。
长忧眼见奸雄辈,且愿身为尧舜氓。
五十三年芜没事,如今方喜看春耕。

作品评述

《登嵩项》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州环绕持棋枰,
万岁嵩高看太平。
四海有人能统御,
中原何复有交争。
长忧眼见奸雄辈,
且愿身为尧舜氓。
五十三年芜没事,
如今方喜看春耕。

诗意:
这首诗的题目是《登嵩项》,嵩项指的是嵩山,位于中国河南省。诗人通过描绘九州的景象,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身世纷争的忧虑。他希望有人能够统一四海,使中原地区不再有战乱。诗人抒发了自己对奸邪之辈的不满,并表达了自己愿意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像尧舜那样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最后,诗人欣喜地看到了春耕的景象,暗示着人们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多,却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以及对时代纷争的忧虑。诗中运用了对景的描写,通过九州环绕持棋枰、万岁嵩高等形象的描绘,展示了广阔的土地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象与诗人对太平盛世的企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他眼见着奸邪之辈的崛起,对此深感忧虑。然而,诗人并不是渴求权力和地位,而是愿意成为一个普通的人,与尧舜一样,以平凡的身份为社会做出贡献。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和希望。五十三年芜没事,意味着过去的纷争已经结束,如今他终于能够欣赏到春耕的景象,这象征着人们生活安定,国家繁荣。整首诗通过对不同景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和平、安宁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稳定的期望。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推荐

空中望小山,山下见馀雪。皎皎河汉女,在兹养真骨。登门骇天书,启籥问仙诀。池光摇水雾,灯色连松月。合砖起花台,折草成玉节。天鸡弄白羽,王母垂玄发。北有上年宫,一路在云霓。上心方向道,时复朝金阙。

十分佳景媚冬残,好事天心不复悭。已遣梅花斜竹外,更飘瑞叶向人间。渔蓑晚色都堪画,羌笛春光亦度关。想得东风来处路,白银宫阙锁三山。

朝行款接已弥年,会府重逢意豁然。好酒未容千日醉,恶诗不必万人傅。

伊谌陋宗。昔遘嘉惠。申以婚姻。着以累世。义等休戚。好同兴废。孰云匪谐。如乐之契。

蒿艾深迷古径苔,荒凉菊坞与松栽。稻田正似人无几,赖有高僧伴我来。

花信催春入帝关。玉霙争腊去留间。不禁风力又吹残。客舍不眠清夜冷,萦愁一缕袅檀,空庭月落斗阑干。

庾岭梅花,到江空岁晚,始放南枝。岂徒冰雪蹊径,不受侵欺。孤高自负,尽炎凉、变态无期。便瘴雨、蛮烟如许,淡妆也不随时。未肯移根上苑,且竹边院落,月下园篱。除却西湖句子,此后无诗。向□红紫,要十分、妩媚因谁。算只有、天怜清苦,纷纷蜂蝶争知。

实命自天,鸿禧锡祚。昭晰绿文,氤氲黄系。玄感古彰,灵休诞布。寅奉珍符,聿怀永慕。

卯时偶饮斋时卧,林下高桥桥上亭。松影过窗眠始觉,竹风吹雨醉初醒。就荷叶上包鱼鲊,当石渠中浸酒瓶。生计悠悠身兀兀,甘从妻唤作刘伶。

野花垂路止人行,田水偏寻缺处鸣。近浦人家随曲折,插秧天气半阴晴。

四翼薄於纱,纤尘不相着。只在钓丝边,渔翁素盟约。

坐遭飞埃眯双目,不应更到琅玕腹。青山为人作御侮,对面亭亭削苍玉。公子翩翩故自佳,我来空叹驹局促。抱冰嚼雪岂能清,火里芙蕖初出浴。

山断泻伊流,滩声朝暮急。东渡马将登,西堤人已立。日看东西舟,争途如不及。谁见捕鱼郎,寒蓑雨中湿。

入峡喜巉岩,出峡爱平旷。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东西径千里,胜处颇屡访。幽寻远无厌,高绝每先上。前诗尚遗略,不录久恐忘。忆従巫庙回,中路寒泉涨。汲归真可爱,翠碧光满盎。忽惊巫峡尾,岩腹有穿圹。仰见天苍苍,石室开南向。宣尼古庙宇,丛木作帏帐。铁楯横半空,俯瞰

云寿处士老儒林,书法精明古学深。百粤三吴称独步,八分一字直千金。桃花关外看红雨,杨柳堂前坐绿阴。今日窅然忘此景,断碑残碣尽伤心。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光荣归佩呈佳瑞,瘴疠幽居弄晚岚。従此西风庾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

客有山中约,人来江上遥。张灯传彩笔,换酒出金貂。贫病看交好,文章慰寂寥。天涯还此会,留醉驻春宵。

少年足风情,垂鞭卖眼行。带金师子小,裘锦骐驎狞。选匠装金镫,推钱买钿筝。李陵虽效死,时论得虚名。

叔高初过我,风度何玉立,超然众客中,可慕不待揖。入都多宾友,伯高数来集,质如琮璧润,气等芝兰袭。晚乃过仲高,午日晒行笠,匆匆遽别去,怅望空怏悒。有如此三高,青紫何足拾。岂无知之者,相视莫维絷。穷鱼虽相悯,可媿吐微泾。亦知尊公贤,何止盖乡邑。向风每拳拳,识面

夜何长,日苦短,夜长复寒日不暖。深林大薄鹖輶满,尾鹴鲂鱼游纂纂。千年古铁紫气缠,赤帝当之白蛇断。中朝老臣双佩苍,忧心郁纡寝息忘。凤皇在笯骥服箱,雪捏石栈冰河梁。夜何长,六龙回辔东扶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