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育王十二题·晋年松

典午既陵夷,群材共沦谢。
唯有青青松,于今被王化。

作品评述

《和育王十二题·晋年松》是宋代诗人李覯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一棵高大的松树为主题,表达了岁月更迭中松树的坚韧和永恒之美。

李覯将松树比喻为一位受尊崇的君王,描述了典午(指育王)逝去后,许多杰出的人才纷纷辞世,只有这棵翠绿的松树依然矗立在那里,成为王室的象征。松树被视为王室的化身,象征着王朝的永恒存在。

这首诗的翻译译文如下:

《和育王十二题·晋年松》

典午既陵夷,
群材共沦谢。
唯有青青松,
于今被王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松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松树坚韧不拔、永恒存在的赞美。典午是指育王,由于他的去世,许多杰出的人才也相继辞世,王朝陷入了衰败和消亡的境地。然而,唯有这棵青翠的松树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王朝的象征。松树的形象象征着王朝的永恒存在和坚定不移的精神。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松树的威严和生命力,通过对比松树与人的生命脆弱性,突出了松树的坚韧不拔。松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常被用来比喻高尚的品质和人格,以及坚贞不屈的精神。这首诗通过松树的形象传递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永恒价值的追求,展示了作者对王朝兴衰的感慨和对松树坚韧精神的赞美。

总之,李覯的《和育王十二题·晋年松》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坚韧和永恒之美的赞美,同时也启发人们思考生命和历史的变迁。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松树的形象,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叹。

诗词推荐

早晚辞沙漠,南来处处飞。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碧海魂应断,红楼信自稀。不知矰缴外,留得几行归。

月色本无别,殊观空世情。今宵云四卷,冰蟾照寰瀛。无端坐文闱,兀若翳双睛。窥牖偶一见,始验阴阳并。孤光何自来,遡日以为明。三五魄既绝,轮郭自充盈。循环到今夕,逢金气转清。乃知造物意,微妙不可名。伊余禀赋初,二曜同流行。呼吸即寒暑,乾坤屹峥嵘。隋珠弹高鸟,惜哉

珍禽饮盆池,将扇扑窗户。一声惊得飞,再声惊不去。

雨开繁菊金无价,风皱平池鉴有痕。日暮客帆何处落,柿林西畔荻花村。

先亲爱我读书声,追慕慈颜涕每倾。万事到前心尽嬾,一编相向眼偏明。致君正使违初志,为己犹当毕此生。更祝吾儿思早退,雨蓑烟笠事春耕。

八座镇雄军,歌谣满路新。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囹圄长空锁,干戈久覆尘。儒僧观子夜,羁客醉红茵。笔砚行随手,诗书坐绕身。小材多顾盼,得作食鱼人。

窥见吕臣非奉己,可怜甘茂取宜阳。敢晞激激苏门啸,老去悠悠孔里狂。公利噫乎入私帑,滥吹窃尔耗官仓。座铭枕几槃盂警,九鼎何心斥被{左康右瓦}。

虚堂雨滴声,作者难酬对。若谓曾入流,依前还不会。会不会,南山北山转滂霈。

瑟瑟风漪心为青,更窥崷崒眼增明。可怜一片江山样,只欠菖蒲十数茎。

白头宁俯仰,自觉住山非。旧业双松在,初秋一锡归。从人借茶具,就日补寒衣。团党委见新诗久,朝来叩我扉。

泼黛长空月正浓,与师山路少从容。莫贪豪侈牛心炙,来看孤圆马耳峰。

先帝传基固,其人嗣统平。余恩华夏在,高谊古今倾。汉法原为庙,仙居别有京。海中金阙见,天上玉楼成。睿意怀丕烈,宸豪荐大名。荐唯将舜擬,严亦与周并。龙向朝云起,奎和昼日呈。流光俄扆岁,发号庆重明。令节千秋过,端仪万众迎。欢呼山岳动,驱拂鬼神惊。缥缈来佳气,雍容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安石风流苦未遥,重来遗迹尚山椒。一丘元自无花草,底事令人觉意消。

上林花鸟暮春时,上巳陪游乐在兹。此日欣逢临渭赏,昔年空道济汾词。

买断春光与晓晴,幽香逸艳独婷婷。齐开忽作栾枝锦,未圻犹疑紫素馨。绝爱小花和月露,折将一朵篸银瓶。今年偶忆年时句,倦倚雕栏酒半醒。

西风杀群卉,麋鹿觉凄怆。野菊亦憔悴,萧条不堪赏。主人庵中梅,的皪为谁放。当兹肃霜月,数枝春盎盎。真如得道人,形槁神独王。

古木参天护碧池,青钱弱叶战涟漪。匆匆游子匆匆去,不见风清月冷时。

此身与世真悠悠,苍颜华发谁汝留。强名太守古徐州,忘归不如楚沐猴。鲁人岂独不知丘,蹸藉夫子无罪尤。异哉梁子清而修,不远千里従我游。了然正色悬双眸,世之所驰子独不。一经通明传节侯,小楷精绝规摹欧。(梁生学欧阳公书。)我衰废学懒且媮,畏见问事贾长头。别来红叶黄花

湖上春风散客愁。芳洲烟景记曾游。人家浑似玉溪头。杨柳青旗酤酒市,桃花流水钓鱼舟。红尘鞍马几时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