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题君子亭》
拼音和注音
duān jū dé shēn wán , jūn zǐ fēi xū m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君子:(名)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正人~。[反]小人。
端居:谓平常居处。
虚名:(名)不符合实际的名誉。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清晨坐武观,凉风动高旌。
挟弓一笑起,屈此四座英。
破的亦已屡,穿杨讵云精。
军吏不敢贺,高鸟时相惊。
解韝脱决遂,缓带飘华缨。
俯仰新亭幽,旷然尘虑清。
内正外自直,三揖奚所争。
端居得深玩,君子非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