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身向人间阅事多,杜门聊得养天和。
盛衰莫问萧京兆,壮老空悲马伏波。
日暮城楼传戍角,风生岭路下樵歌。
君知此段神通否?竖拂能降百万魔。

作品评述

诗词:《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身向人间阅事多,
杜门聊得养天和。
盛衰莫问萧京兆,
壮老空悲马伏波。

日暮城楼传戍角,
风生岭路下樵歌。
君知此段神通否?
竖拂能降百万魔。

中文译文:
我亲身经历了人间的种种事,闲居在家中却能得到天地的滋养。
无论盛世还是衰败,不必问萧京兆的事,年轻力壮的人却徒然悲叹马伏波的命运。

太阳西下,城楼上传来戍角声,风吹拂着岭路下樵歌。
你是否知道这一段神通呢?竖起拂尘就可以降伏百万恶魔。

诗意和赏析:
《即事》这首诗词是陆游在宋代创作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的第一句“身向人间阅事多,杜门聊得养天和”对比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世事与他在家中的宁静自在。他通过阅历人世的种种事情,得到了天地间的滋养和启发。

接下来的两句“盛衰莫问萧京兆,壮老空悲马伏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和命运转折的深思。他告诫人们不要问太多盛世和衰败的原因,因为这些历史变迁与个人有限的力量无关。无论是年轻力壮的人还是年迈悲伤的人,都不能改变命运的安排。

接下来的两句“日暮城楼传戍角,风生岭路下樵歌”描绘了夕阳下的城楼传来的戍角声和风吹拂着岭路下的樵歌。这些景象给人以寂寥和辽阔的感觉,暗示了人生的辛酸和孤独。

最后两句“君知此段神通否?竖拂能降百万魔”是作者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和对人生奋斗的鼓舞。他认为自己拥有高超的才能,竖起拂尘就可以战胜困扰人生的各种困难和诱惑。

整首诗词通过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洞察和对个人力量的追求。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给人以深远的意境和思考空间。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煌煌六世学,兀兀门亦专。耕道宜有秋,而我适旱乾。疏鬓日月迈,破衣霜雪单。谁谓四海宽,已觉一饱难。失计堕簿领,署判手为酸。皇家挈天纲,昨下如纶言。冷眼看匠手,雌黄英俊间。华堂玉尘动,绣帘香鸭残。为国得一人,可使天下字。当时呼画师,我愧宁不然。策勋径投笔,守志

宛丘分理藉贤明,暂辍词臣抚百城。职罢掖垣人共惜,郡连京辅自为荣。休吟红药堦前色,且听长淮枕上声。驻马都门相别处,柳黄莎碧上林莺。

问道白云端,蹋著自家底。无心万事禅,一月千江水。路逢摩登伽,石上漫浇水。赤土画簸箕,也有第一义。谁言川藞磋,具相三十二。

初登西汉文章府,便领吴王第一州。绕郭白云衡岳近,满帆明月洞庭秋。

孤云出岫岂求伴,锡杖凌空自要飞。为问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壮几年归。

真人降紫气,邀我丹田宫。远寄双飞舄,飞飞不碍空。

严警当寒夜,前军落大星。壮夫思感决,哀诏惜精灵。王者今无战,书生已勒铭。封侯意疏阔,编简为谁青。舞剑过人绝,鸣弓射兽能。铦锋行惬顺,猛噬失蹻腾。赤羽千夫膳,黄河十月冰。横行沙漠外,神速至今称。哀挽青门去,新阡绛水遥。路人纷雨泣,天意飒风飘。部曲精仍锐,匈奴

远山入空青,老树擎寸碧。近山接平坡,凿凿见白石。两山尽处歧路平,松林漠漠烟如织。清溪疑自天目来,鸥鹭飞起无纤埃。有人曳杖过溪去,渡头古屋谁为开?玉堂学士画家趣,萧洒文孙传笔意。风尘满眼何处避,安得向此山中住。

树远通鹦响,花晴带雨痕。登山偶回首,隔水见前村。澹往孤无伴,清归笑不言。还家更迟著,松菊未应存。

柳动御沟清,威迟堤上行。城隅日未过,山色雨初晴。莺避传呼起,花临府署明。簿书盈几案,要自有高情。

夹脊双关透顶,此为大道玄门。金丹只是此宗根。大要知时般运。温养守城野战,华池玉液频吞。玉炉常使火温温。采药审他老嫩。

吴歌白纻怨芳菲,肠断怀王去不归。陌上如今小花伴,山前山后白鹇飞。

梨花白白柳条青,闭阁焚香奈雨声。闻道清明明日是,江南风土只宜晴。

水纳乾坤净,窗通左右凉。船门如引索,直面看波光。

滔滔江汉流,到海不复返。千里得所归,中复厌婉婉。在昔枉绥授,驾言不辞远。谁知三周御,却道羊肠坂。芬芳空自持,白日忽已晚。

翚飞绮构成,宾至得佳名。岫列千螺出,江涵匹练平。吟看客帆度,坐见钓舟横。独倚雕阑外,令人心骨清。

未到桐江上,先寻旧隐栖。水光明月夜,山影夕阳西。道在行藏逸,身轻得丧齐。更从高处看,转觉路非迷。

已谓心苦伤,如何日方永。无人不昼寝,独坐山中静。悟澹将遣虑,学空庶遗境。积俗易为侵,愁来复难整。

数声飞电响鸣鞘,香袅金炉映赭袍。王母亲承玉皇诏,年年今日进蟠桃。

花径逶迤柳巷深,小阑亭午啭春禽。相如解作长门赋,却用文君取酒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