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看牡丹三首
雾雨不成点,映空疑有无。
时于花上见,的皪走明珠。
秀色洗红粉,暗香生雪肤。
黄昏更萧瑟,头重欲相扶。
明日雨当止,晨光在松枝。
清寒入花骨,肃肃初自持。
午景发穠丽,一笑当及时。
依然暮还敛,亦自惜幽姿。
幽姿不可惜,后日东风起。
酒醒何所见,金粉抱青子。
千花与百草,共尽无妍鄙。
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
作品评述
《雨中看牡丹三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雨中观赏牡丹花的情景。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中看牡丹三首》
雾雨不成点,映空疑有无。
时于花上见,的皪走明珠。
秀色洗红粉,暗香生雪肤。
黄昏更萧瑟,头重欲相扶。
明日雨当止,晨光在松枝。
清寒入花骨,肃肃初自持。
午景发穠丽,一笑当及时。
依然暮还敛,亦自惜幽姿。
幽姿不可惜,后日东风起。
酒醒何所见,金粉抱青子。
千花与百草,共尽无妍鄙。
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
译文:
雾雨未能凝成雨点,映照虚空使人疑虑有无。
此时在花上看见,明珠般的雨滴在闪烁。
美丽的色彩洗净了红粉,幽香从花瓣中散发出来。
黄昏更加寂寥,花朵低垂得似乎要互相扶持。
明天雨将停歇,早晨的光辉在松枝上闪耀。
清寒的气息渗入花骨,肃穆地初次自持。
午后的景色盛开得美丽,微笑应当及时回报。
依然在黄昏时收敛起来,也自怜幽美的姿态。
幽美的姿态不应该可惜,因为后日东风将起。
醒来后会看到什么呢?金粉中抱着青色的花蕊。
千花和百草,共同展现了无可比拟的美丽。
我不愿意沾染泥沙,像牛油一样炙热煎炸花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雨中观赏牡丹的情景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优雅姿态的珍视。苏轼以独特的笔触勾勒出牡丹花在雨中的形象,描绘了雨滴映照下花朵的美丽和雨水洗净花瓣的清新。诗中通过黄昏时花朵低垂的描写,表达了花朵的沉重和互相依靠的意象。
随着诗词的发展,作者预示着明天雨将停歇,带来清晨的光明与希望。清寒的气息渗入花骨,表达了花朵初次展现自我和内心的坚定。午后的景色盛开得美丽,作者呼应着花朵的美丽微笑,将其视为及时的回报。
在最后一节,苏轼表达了对幽美姿态的珍视和不可遗憾的态度。他期待着明天的东风,将带来新的美好。诗的结尾以对醒来后所见的疑情和对花蕊的描写,展示了对美丽的追求和对精神高尚的追寻。
整首诗词以苏轼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象描绘了雨中观赏牡丹的情景,通过对色彩、香气和姿态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中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诗中融入了对人生态度和追求的思考,表达了对纯洁、高贵和坚定的向往。